浪漫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音乐名词解释
浪漫主义音乐,作为欧洲音乐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潮流,有它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的情势,特别是随后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为这种新的音乐潮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历史土壤。它同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浪漫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维也纳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期代表人物的L.van贝多芬,在他的晚期创作中已经显露出浪漫主义潮流的征兆。
在19世纪10~20 年代拿破仑失败、封建势力重新抬头时期,在德、奥以F.舒伯特、C.M.von韦伯为代表的这种新的潮流和风格终于出现。由于他们的早逝,浪漫主义音乐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在30~40年代欧洲民主民族运动开始逐步发展和高涨时期,这个任务由F.门德尔松、R.舒曼和早期的R.瓦格纳完成了。几乎与此同时,在七月王朝统治下的法国具有浪漫风格的H.柏辽兹音乐崛起。当时寄居在法国的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波兰音乐家F.F.肖邦和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将这种新的音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切构成了欧洲浪漫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19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的民主运动进入低潮,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潮流开始衰落,这在R.瓦格
纳的后期歌剧创作中已经显露。其后,浪漫主义音乐逐渐走向解体。但是,它的影响在19世纪后半叶的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中仍可看到,故也有人称A.布鲁克纳、R.施特劳斯等一批作曲家为后期浪漫派。
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同文学诗歌领域中的浪漫主义运动有所不同,它缺乏后者所具有的那种鲜明的创作纲领和理论化了的美学主张,也未能形成一个有统一艺术思想纲领的创作集团。然而,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它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同浪漫主义文学诗歌的特征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同时又具有音乐艺术所独有的特。这些特征是:
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
他们强调自我发现、自我表现,内心的激情在创作中得到强烈、深刻的表露。甚至带有自我崇拜的倾向。具有启蒙运动精神的古典主义音乐,常常把全人类的命运和前景作为自己所要讴歌的对象,而浪漫主义音乐则把个人的命运和感受视为最重要的内容,音乐有时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浪漫主义音乐中的主人公,常是些充满了想象、憧憬和渴望的人物,然而这一切又总是带有空幻的性质,缺乏明确目标,因而往往陷入一种莫名的忧郁、焦虑和惶惑之中。浪漫主义音乐中常常出现一些孤芳自赏、愤世嫉俗的形象,他们感到生不逢时,时而精
神振奋,热情澎湃,时而又陷入感伤、消沉和失望。五光十的现实生活,通过这种具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情感彩的棱镜折射出来,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处于中等地位的市民知识阶层的一种社会心理,对社会生活现状不满,要求进一步解放个性和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
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作曲家在作品中常常把自己的主观心灵同客观的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亲切的关系。同启蒙运动时期的古典主义音乐相比,浪漫主义音乐中的自然景物的表现具有更为浓厚的主观感情彩。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着音乐家本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情关系。他们对现实环境中的庸俗、卑陋感到厌恶,以音乐创作中的恬静、安谧、清新的另一个世界与之相对置,把自己沉浸到这个幻想的世界里,自我陶醉,在那里寻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东西。
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
本民族的或其他民族的古老民间传说、故事,质朴单纯的民间音乐素材,在他们的创作中占
据重要位置,从而使他们的音乐获得了某种清新、质朴的气质和格调。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追求是更加自觉的。这种现象显然同欧洲一些国家日益增长的民族意识有一定联系。虽然某些作品中出现过渲染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和带有宗教神秘倾向的题材,但这种倾向始终未能成为主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