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柯尔庄园的野天鹅》的情感张力
作者:殷丽萍
浪漫主义诗歌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3
        摘要:诗歌内部充满着不易察觉的诸种張力结构,张力越丰厚,给人越丰富的观感和舞跃的思理。文中以《柯尔庄园的野天鹅》为鉴赏对象,详尽展现了多层对比和诗歌意象中情感张力。
        关键词:张力;对比;意象
        闻一多说:诗这东西的长处就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诗给人带来的这一切无限无穷审美体验,源于诗歌的内在张力,诗歌张力越丰厚,给人越丰富的观感和舞跃的思理。
        我们所说的诗歌的张力,是英美新批评学派提出的一个现代诗歌的重要概念,最早见于美国艾伦·退特的《诗的张力》:诗歌的意义在于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一切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我们能获得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不会使字面表述的外延实效。这里
外延是诗歌语言的字面含义,内涵是诗歌语言的深远的比喻意义,张力就在于这两个意义层面之间,有机联系着两部分的内容。如果两部分共存的内容充满矛盾又合情理,必能激发读者进行外延义到内涵义的审美探究,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意义。联想意义越丰富诗歌的内在张力越丰厚,蕴含越深刻。
        富有张力的诗歌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蕴味无穷。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徐志摩《沙扬娜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一幕,双方依依不舍互道珍重,这忧愁还是蜜甜的?矛盾吗?文本中,诗人面对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恋人,眼前浮现出相处时甜蜜的时光,历历在目,内心是蜜甜的,可眼前的告别,无奈与悲伤笼罩心头,难以割舍,不知何年何月能再逢君,倍感忧愁。在矛盾的语言组合中,展现的是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一切又是那么合情合理。诗歌的张力,丰富了读者品读诗歌的审美兴味。所以说,写诗,张力是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读诗,张力是读者自觉的审美追求。自觉的哲学概念里,本身就是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是内在自我发现和外在创新。读诗也在矛盾和对立的张力中重新对文本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