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十九》全诗翻译与赏析
《古风·其十九》全诗翻译与赏析
  【题解】
  如何理解“游仙”和“视乱”的关系,是深入æç¤ºæ¤è¯—深层蕴含的关键。在古代,五岳一直被看作象天那样崇高,“天以高明崇显,而岳配焉。”(晋·傅玄《华岳é“序》)四岳又是四方镇山,藩卫着ä¸å¤®ã€‚华山为西方镇山,周汉唐建都长安,华山更为国家象征。另外,华山又是最早以华(花)命名的山,是山和华树的合一,具有审美特点,山为华山,国为ä¸åŽï¼Œäººä¸ºåŽäººï¼Œä¸åŽæ°‘族自古以来就有崇高而爱美的自豪感。李白对æ¤ä¼ ç»Ÿç†è§£æœ€æ·±ï¼Œå› æ¤è¿™é‡Œçš„“西上莲花山”实有“ä¸åŽâ€ã€ä¸åŽŸä¹‹æ„ï¼Œé«˜çž»è¿œçž©ï¼ŒåŽ»è§‚察这场叛乱,他坚信ä¸åŽæ°‘族真善美的文明是完å…
¨å¯ä»¥æˆ˜èƒœå¼ºèƒ¡çš„野恶丑的。æ£å› å¦‚æ¤ï¼Œä»–赞美了华山的山美人也美。什么是仙?《释名》云:仙,山人也,人迁入山也。神仙,实际上是山ä¸äººçš„美化,仙境则是山水美境。诗人向往神仙、仙境固然有其消极的一面,而说到底,是对祖国山河和人民的赞美崇敬,æ£å› å¦‚æ¤ï¼Œåœ¨å›½å®¶å±éš¾æ—¶ï¼Œä¸èƒ½è¢–手旁观。高善美和野恶丑相比较而å˜åœ¨ï¼Œç›¸æ–—争而发展,“游仙”和“视乱”的对比描写,æ£è¡¨è¾¾äº†è¯—人的爱憎和必胜信念。
  【全诗】
  《古风·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æ¥è¹‘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
  ①莲花山:西岳华山最高峰。这里代华山。迢迢:遥远的样åã€‚明星: 华山仙女。《太平广记》载: “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②素手:洁白的手。虚æ¥ï¼šå‡Œç©ºè€Œè¡Œã€‚蹑(mie):登。太清:天空。虚æ¥ã€å¤ªæ¸…,都是道教术è¯ã€‚
  ③霓裳:云霓做成的衣裳。《楚辞·九æŒÂ·ä¸œå›ã€‹æœ‰â€œé’云衣兮白霓裳”句。
  ④云台:华山东北部有云台峰。卫叔卿:神仙名。《神仙传》载:卫叔卿是汉代ä¸å±±äººï¼Œæœäº‘母成仙。汉æ¦å¸æ›¾è§ä»–乘云车驾白鹿降至殿前,未受礼待而去。后æ¦å¸æ´¾äººè®¿æ±‚,远远见他在华山绝岩上与人博戏。
  ⑤恍恍:恍惚。紫冥:天空。
  ⑥胡兵: 指安史叛军。
  ⑦冠缨: 做官的代称。缨,系帽的带åã€‚
  【翻译】
  向西行
  向西行
  登上莲花山——
  那西岳华山的最高顶,
  眺望那仙女明星。
  白皙的玉手执着莲花芙蓉,
  若有若无的æ¥å±¥é€é¥é£˜æ¸ºç›´ä¸Šå¤ªè™šä»™å¢ƒã€‚
  那飘曳的裙带是一道五彩的霓虹,悠然飘拂
  在太空ä¸é£žè¡Œã€‚
  她邀我同登云台山峰,
  拜访了仙人卫叔卿。
  恍惚ä¸ä¸Žä»™äººé£˜åŽ»é©¾ç€é£žé¸¿ï¼Œ
  凌越紫冥云空。
  俯瞰ä¸åŽŸå¤§åœ°ï¼Œ
  到处都有叛军胡兵横行。
  茫茫野草已尽被鲜血染红,
  豺狼们却戴上了高官的冠缨。
  【赏析】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并非一时一地之作,且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是表现李白社会思想、政治态度和人生感慨的重要作品,具有很好的认知意义和审美价值。这一首写于安史之乱后期,具体时间当在至德元年(756)春æ£æœˆå®‰ç¦„山在洛阳åƒå·ç§°å¸ä»¥åŽã€‚
  李白自天宝三年(744)被“赐金放还”,离开京师长安以后,开始进入以东鲁、梁å›ä¸ºä¸å¿ƒçš„第二次漫游时期。其间,他的生活并不得意,思想也很矛盾。他一方面憎恨当时的黑暗政治,想借漫游生涯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和慰藉;另一方面,“济苍生”、“安黎元” 的政治抱负又时时萦ç
»•åœ¨ä»–的心间,使他不能超离现实、忘怀国家军政大事。当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虽然æ£åœ¨å®£åŸŽ(今属安徽省) 过着隐居生活,没有直接éå—战争灾祸,但叛军的猖獗、国家的丧乱、人民的苦难,不能不使他倍感忧虑和痛苦,甚至不能不使他发出“何日王道平,开颜覩天光”( 《北上行》)的.愤怒呼喊。这首用游仙的方式写的古诗,就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他身在山林而心系国家和耽于游仙而又不能忘怀现实的思想矛盾,表现了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政治态度。
  统观全诗,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比较复杂,既有渴望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理想生活的一面;又有æ£è§†çŽ°å®žï¼Œæ†Žæ¨å®‰å²å›å†›ï¼Œå…³åˆ‡ç¥–国前途命运,同情人民悲惨éé‡çš„一面。诗人思想感情上的这种矛盾,是通过美妙的神仙境界和严酷的社会现实è¿
™ä¸¤ç§æƒ…景的强烈对比表现出来的。而通过这种对比,就更加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忧患意识。不是吗? 即使当他“驾鸿凌紫冥”——æ£æ²‰æµ¸åœ¨è‡ªç”±çš„理想境界的时候,也没有忘记“俯视洛阳川”,忘记多灾多难的祖国和人民。所以这首诗的思想基调,同他的许多优秀诗篇一样,还是爱国爱民的。
浪漫主义诗歌  在艺术上,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诗的前半部分描绘游仙境界的美妙,皆在表现诗人的理想和愿望,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现实社会ä¸çš„灾难,旨在表现诗人的忧国和爱民,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诗æŒå‰åŽä¸¤éƒ¨åˆ†çš„结合,既不是靠“焊接”,也不是靠“捏合”,而是用诗人的思想感情把它们统摄起来。再加上后半部分所写现实ä¸çš„景象是进入仙境后的诗人“俯视洛阳川”时所看到的景象,这就十分自然地把前后两种境界和谐而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