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 再别康桥 炉中煤
一、 教学要求
    1.感受《再别康桥》一诗所蕴涵的诗意美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炉中煤》一诗所抒发的火热的爱国激情。
    2.了解两首诗的结构、韵律特点,欣赏诗中精妙的意象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二、课文分析
再别康桥
(一) 解题
    康桥,英语原名Cambridge,通译剑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的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和“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桥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后来他曾满怀
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这首诗就是诗人1928年第二次重游康桥后于11月6日在归途中写成的,以前有过和康桥的告别,所以这里说“再别”。最初笈奏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二) 内容与结构
    《再别康桥》全诗7节,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节):开门见山,直接揭示主题,和康桥依依惜别。
    第二部分(2~6节):描绘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
    这一部分以时间为序,展现康河胜景,也展现了自己的复杂意绪。首写夕阳中的金柳,喻之为美丽的新娘,喜悦之情在柳枝间荡漾;次写柔波中的青荇,诗人愿与之共醉;三写榆阴下的清潭,喜悦与陶醉渐入朦胧的梦境;四写星光下康河的波光碎影,两岸夏虫,不忍离别又不得不作别的心情阴影在夜幕中悄然而至。
    第三部分(7节):和康桥作别,是全诗的结尾部分。
    全诗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展开。在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纵向展开。 
(三) 主题思想
《再别康桥》是诗人故地重游,再回剑桥大学后的离别之作。全诗如行云流水,为我们描绘了清幽美丽的画面,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开篇一句“轻轻的我走了”,奠定了全诗轻柔细腻的情感基调,诗中对康桥景的独特比喻更是倾注了诗人的情感。阅读时注重体会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留恋之情的,并品味文中的语言和修辞。
(四) 写作特点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浪漫主义诗歌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是“西边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的意象选择。按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应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有一种自然脱俗的美感。
    2.意象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再别康桥》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产生了强烈的画面美。诗人使用了绚丽多彩的词语,创造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如第2~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彩: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变成“彩虹似的梦”。正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
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所有这些景物以及想象,使一幅幅画面胜过多少情语,为全诗创造了一个浓郁的抒情意境,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结构整齐,韵律严谨,具有音乐艺术美。
诗人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内在的音乐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  (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7节,每节4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赤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感。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可以说,这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学主张。
炉中煤
(一) 解题
    阅读和分析这首诗,就必须首先深入理解“炉中煤”和“年轻的女郎”这两个喻体。“炉中煤”是作者自喻,“年轻的女郎”比喻的是具有新气象的祖国。所以说,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副标题在这里起到了点明主题的作用,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涵。
  “炉中煤”的形象特征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同时,“炉中煤”还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这些都同作品所要渲染的感情是一致的。
    正如诗人自己说的那样,祖国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出现的新气象的赞美。“年轻的女郎”表达的是诗人对祖国在五四之后所呈现的新气象的认识。从抒情的角度讲,将祖国喻为“年轻的女郎”而不是我们通常比作的“母亲”,能最大限度地抒发诗人炽热、奔放的情感。
    当然,作品中的“炉中煤”和“年轻的女郎”,构成不了生活中恋人般的关系,但从对待祖国感情的精神实质上说,同样是在奉献一颗滚烫而热烈的心。 
(二) 内容与结构
    《炉中煤》全诗4节。第1节直接抒发对“年轻的女郎”的倾心热爱,总领全诗。第2节从自
己的身份着笔,把自己比成“黑奴”,深刻地表现了对“年轻的女郎”的热烈的爱。第3节追溯自己的身世——满腔的热情被埋没了千万年,而今喷薄而出,熊熊燃烧。第4节回应开头,揭示副标题的题旨,尽情倾诉诗人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
    从内容分析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节):抒发对“年轻的女郎”的倾心热爱,定下全诗的基调。
    第二部分(2~3节):从身份和身世上展开,表明倾心热爱的深刻原因。
    第三部分(4节):表达对“年轻的女郎”的深情,感情在更加明朗之后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三)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年轻的女郎”的炽热、奉献的情感的抒发,宣泄了作者“眷念祖国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祖热烈而深切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新气象的赞美,以及为了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
(四) 写作特点
    这首诗比较突出地体现了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炉中煤”是炽热燃烧的象征,“年轻的女郎”一向是令人倾慕、思念的对象。“炉中煤”眷恋“年轻的女郎”,诗人将生活中互不相干的事物作为喻体,构成艺术形象,来抒发自己炽热的情感。在诗人眼中,似乎并不计较两个喻体在生活中的真实关系,而是更注重喻体内在的个性特质,以此借用来表达情感,为我所用。诗人通过艺术构思,将这两个不互相干的事物巧妙的结合起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热烈奔放的情绪和强烈的爱国激情,毫无牵强生涩之感。这与诗人本身的浪漫气质是分不开的,也是五四之后狂飙突进的革命文艺思潮所带来的影响。
三、 教学建议
(一) 教学重点
    1.《炉中煤》所表达的对祖国深切真挚的眷恋之情。
    2.《再别康桥》中诗人独具特的意象选择及诗中的音乐艺术美。
(二) 教学难点
    1.诗歌的结构特点。
    2.诗歌意象的解读。
(三) 教学安排
    本课建议安排2课时。在介绍写作背景后,指导学生朗诵,在朗诵中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并解决课后思考与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资料或课件,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四、 思考与实践解题
    1.《炉中煤》的韵脚有:郎、量、样、莽、肠、梁、光、乡。   
    《再别康桥》的韵脚有: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
    2.斜阳金柳波条青荇虹落清潭梦映星辉夏虫默契
    3.单行和双行错落排列的表达效果是节奏鲜明、丰富,避免了单调和呆板。
    这首诗的第1节和最后1节语意相关,节奏相同,对诗的结构与表达的作用是:从结构上讲,实现了首尾的照应与升华;从表达上讲,具有重章复奏,一唱三叹之妙。
    4.①这首诗共4节,每一节的诗句数量相等;②每一节的首句相同;③一韵到底。
    5.这5行诗写了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看,讲的是煤形成的过程,其深层的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的有用之材,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之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