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及学习方法
语文不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认知的基本工具,而且是进行一切学术研究——
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对此,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和苏步青的
观点颇有说服力。华罗庚认为,“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
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苏步青曾说,“如果允许复
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
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类似观点,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家、名家都
有过深刻阐述。
为什么语文如此重要,能成为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其一,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人非生而知之。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学术研究更是如此。语言文字正是认知的基础,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没有很好的语文
功底,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从不断爆炸的信息资源中获得新知,学
术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其二,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逻辑思维是人类
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而来的知识
就无法激活、发展直至创新,学术研究中的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论证阐述等
工作就无法开展。一些人认为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语文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语文中词的
构成及变化规律、短语和句子的组织规律等,都是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叶圣陶说过,“语
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可见,语文与逻辑思维之间有
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其三,语文还是提高人的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学术研究的成果
最终要表达出来,为大众所了解,才能发挥效用。要表达,就需要借助语言文字,需要讲
究修辞,毕竟世界上没有赤裸裸的不需要载体的思想观点。可以说,通过修辞来吸引人们,不仅是文学大师们需要关心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学术研究者在传播研究成果时应该关注的
问题。即使是自然科学家,也需要通过美文向人们进行准确严谨的科学说明、生动形象的
描绘讲述。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等,既严谨又生动,堪称说明文的典范,在这方面树
立了很好的榜样。
当然,语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事实上,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其潜移默化作
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语文对于学术研究,就像赛跑
对于整个体育运动一样。表面上看,赛跑往往给人以含金量不高的印象,似乎并不需要多
大技巧,不像其他体育运动如足球、篮球那样精彩,也不如体操、跳水那样专业。但实际上,赛跑对体能和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且是其他体育运动得以进行和出表现的关键,也是整个体育运动的基础。
一个人从呀呀学语起,就开始与语文打交道了。每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他不聋、不哑、不瞎,语文就将陪伴他的一生。“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或者说语言文学。学
好语文就是要学好语言、文字、文学,就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准备好以下几点会对同学们学好语文有帮助。
一.备工具书。
一个小学生从学会拼音,从开始识字起老师就教他查字典的方法,可以说,在人类的
一切实用工具书中,字典和词典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了。每一个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类这个无声的朋友,无声的老师。我们学习一辈子,就要同字典、词
典打一辈子交道,一个人的知识再渊博,他也不可能认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他也不可
能掌握每一个字、词的形、音、义。当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碰到障碍时怎么办?我们
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向字典、词典请教。对于中学生来说,一本《新华字典》已不能满足
需要了,最起码应该有一本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词典》都可以。当然,学习
语文方面的工具书还有很多,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利用。
二.备古诗词。
东坡先生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的诗歌艺术源远流长,曾说过: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国家总督学柳斌早些年就讲过,素质教育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乃是人的总体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熟读优秀的古代诗文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优秀古诗文集中反映了中国
人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如果中小学生能沉
浸其中心思口诵,含英咀华,对他们来说是无比快乐、幸福的事。这将会改变他们为人做
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让我们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读,或低声
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与陶渊明同采东篱,和龚自珍共挥吟鞭;“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精辞华章潜移默化的熏染下,进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的美妙境地。
三.备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包含着先哲们对人生的感悟、经验、态度,有好多
千古传颂的名句,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多掌握一些名言、名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世界观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如《论语》中的许多名句不仅可以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交友的乐趣。宋朝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很能说
明学习名言警句的重要性。近人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激励了莘莘
学子为祖国而努力读书。保尔?柯察金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这样,在临
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他的这段洋溢着革命豪情的名言,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共产
主义事业而奋斗。
四.备时文。
多读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这样的文章时代性、文学性、人文性很强。读了这样
的文章,你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你会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学会做人。如《你不能施
舍给我翅膀》,就是一篇主旨深邃、蕴含哲理、构思独特、语言亮丽的精美散文。他借物
说理,颇有时代气息。帝王蛾敢于面对苦痛,拼尽全力冲破难关,从而出现了生命的奇迹——自由自在振翅高飞;而另一些蛾子在人的帮助下,轻易地走出牢笼,结果“只能拖着
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通过鲜明的对比,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安逸
酿苦果,磨难铸辉煌。它启示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风雨,在困厄的逆
境中,就要像帝王蛾那样,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在千锤百炼中展现出辉煌的人生轨迹。
读了这样的美文,你难道不为帝王蛾的精神所折服吗?
五.备生活。
生活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源泉,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很难有一双聪慧的眼睛。生活是
帝王蛾
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从生活中吸取营养,获取教益,丰富人生经验,增长阅历。只有热爱
生活的人,才不会对自然界的草长莺飞、宇宙的星转斗移熟视无睹,才会珍爱身边的一切。生活经验的
积累、沉淀、增加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会与理解,形成知识迁移,情感体验
得到升华。“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说,生活到那里,语文就到那里,
“处处留心皆学问”。同学们,当你真正地融入生活时,你会发现语文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
六.备积累。
马雅柯夫斯基说:“你要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的语言矿藏。”要学好语文,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是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语文知识的积累,主要是语言的
积累和词汇的积累,多听、多写、多记这是丰富语言和词汇的重要的途径。哈佛女孩刘亦
婷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刘亦婷的妈妈非常注意丰富孩子的语言和词汇,利用一切机会教
孩子说话、认识事物,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和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对于中学生来说,做读
书笔记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古训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阅
读中动笔的重要。有的同学,书虽读了不少,令他心动的文章看过不少,优美的语句、新
颖的论据也时时见到,可就是没有做读书笔记,看过的东西,时过境迁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时有一个好习惯,凡好书妙文佳句,必手录七遍。现代社会,信
息发达,更是为我们积累知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种报刊杂志、新闻媒介、互联网上的
信息扑天盖地而来,如何有效地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就需要我们做好读书笔记。
目前,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认为要完成这个转化,
在语文教学上,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看重教法的改革,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或者说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
在语文复习中,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我们语文老师也常常强调语文就是要靠读背,只要你
对每篇课文读透背熟,就自然会考得好。当然,这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这种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对现在的中学生而言是不足取的,或者说是
远远不够的。钱梦龙先生总结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种"三合一"的
构思,也就是要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把学生从"暗胡同"里摸索解放出来。因此我认为,以
下几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要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应在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面
和借鉴国外各种先进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总结当代一些卓有成效的学者或成绩
优异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然后加以归纳整理,以之指导学生的语
文学习。
如:按课前预习,课堂授课、练习,课后作业、自读、阅读、写作等顺序,可归纳为:"课文预习法"、"课堂问题回答法"、"课堂笔记法"、"课文分析法"、"课文练习法"、"阅
读法"、"略读法"、"精读法"、"作文材料积累法"、"作文题材提炼法"、"作文仿作法"、"
作文修改法"、"作文应试法"等等。当然还有师生须共同掌握的"语文兴趣培养法",课外的"读报法"、"演讲法"、"信息借鉴法"等等。
方法不单由老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种种的法则"
叶圣陶语学生自己摸索的方法往往更亲切,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其次,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
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得到真正的统一。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
在传授语文知识上,这样,学生被动地听,不能参加各种智力活动,实践机会少,没有学
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排斥,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落空,这就是
语文课上那么多课时,教师花那么大力气而往往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语文教
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努力教会他
们如何学习语文,这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学是在教之下学,教
是为学而教。
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不仅应该系统地总结语文学习方法,而且要认真
地去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艺术,也就是说既要设法寻学习语文的"钥匙",
还要去研究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这把语文学习的"钥匙"。当然这里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怎样对他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语文
学习方法,怎样采取不同的授受途径,等等。此外,还要从"学"的方面,认真注意教法的
改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一定的意义讲,教师的教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方法
的模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教师通过教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要他们改变笨拙的不科学的语文学
习方法。转变学生养成的不良习惯是困难的,要改变它需要一定的毅力,摸索掌握新的科
学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个过程。因而,一开始由于学生的不适应,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上会
有一段暂时停顿时期。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不要被暂时的现象蒙住眼睛,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方法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巨大作用。
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在知识的真空里进行,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
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赞科夫指出的,学习能力发展总是与情感、意志、注意、兴趣互
相联系。所以,指导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孤立进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又要与思
想教育、感情培养结合。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在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储备了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了一些文章,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为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同
时根据心理学上分析,学生智力发展高峰在初、高中阶段。而智力正是构成学习基础的能力,中学阶段确实是掌握学习方法的最好时期。另外初中阶段又处于从孩子到成人的过渡
时期,是一个独特的时期,学生在心理上具有像钟摆一样强烈的动摇特征。因此,在这时
期里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他们就容易接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
习习惯。总之,"机不可失"。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应试教育走到素质教育。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