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所需掌握知识点:
一、文化常识
(一)诗歌史
(二)词(诗余、长短句)
词的流派:
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现有雅、俗词之分)
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婉约,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
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特征: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简单说叫词牌名。
建党100周年素材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一段,称为单调;两段,称双调;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
4.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二、文本解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交代世间、地点、人物。“独立”表现词人傲然于世,不与平庸为伍的气质。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万,表明数量之多,层,表现范围之广。透,表明程度之深。击,突出鹰的矫捷和力量感,翔表现鱼游的轻快。(炼字)这几句,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彩绚丽的秋景图,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
景、烘托了气氛。(开头景物描写,考虑环境的作用。)
“染”字用了夸张手法。之后诗歌中如果考到这个字一般就是夸张。(如黑的像炭)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不禁发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也可用于人要有胸怀的话题。
这一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间段、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恰”字,总领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写
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这几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这一段的内容可结合今年的高考题来看。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高浪急,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三、其人,写作素材
,字润之,湖南韶山人。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少年立志: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发誓不还来 死后埋葬尸体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表达了毛远大的志向。可用于立志、梦想话题。
湖南师范求学:
“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念书的几年中,把洗冷水浴作为每天的‘第一课’。他说,冷水浴足以练习猛烈与无畏,又足以练习敢为,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在《我们的父亲》一书中,毛岸青夫妇回忆了父亲对子女的教育观,在关怀青少年德育、智育的同时,把体育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曾经形象地把身体比喻为“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把健康的
身体看成是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物质基础。——可用于加强体魄、全面发展等话题。
当时的湖南一师教学条件比较差,抛开这些外界因素,坚持学习。他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去读书,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很好地学习。——可用于磨练意志、淡定宁静等话题,与今天青年形成对比。
北大图书管理员期间:担任图书借阅、读报时的登记工作。月薪8元。但他在这个职位上大量阅读,同时旁听了一些课程。(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当时的北大校长是蔡元培,他提倡兼容并包,所以当时的北大集结了大批的中国文人。——可用于抓住机遇,学习精神等。
读书: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
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读书方法。
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胸怀和气魄,夸张手法。)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革命乐观精神)
晚年:发动,但最后又粉碎了四人帮。——表明有错误不可怕,怕的是不改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诗词成就:诗词的创新精神: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而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诗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因为大多数诗人的秋都是悲凉的,萧瑟的,所以的秋天反而生机勃勃才令人感动。
共产党的历史:1921建党,1949建国。28年,曲折中前行,有耐心。
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
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