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策略
作者:叶芳结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47期
        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育人,提升核心素养等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德育比较重要的方式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不同科目的课堂教学之中进行德育,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数学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其本身就蕴含着对人类、对世界的价值判断。因此,数学文化教育是数学教学中德育的途径之一。下面笔者从明确教学目标,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立足教学内容,挖掘立德树人的契机;丰富教学过程,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改变学习方式,融合立德树人的思想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确教学目标,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建党100周年素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的总目标,学生在展开数学思考,进行问题解决,建立情感态度的过程都立足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基础上,知识技能的习得也必将推进其他三个目标的发展。这四个目标,不是
独立分裂的,而是一个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根本出发点是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考虑学生的道德品质追求,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效。因此,在教学目标中不能仅仅涉及数学学科的“四基”目标,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更需要展示、挖掘深藏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维、数学核心素养里的德育元素。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绿出行》时,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将环保意识确定为德育目标;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可以通过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将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作为德育目标;对于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可以通过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寓意着团圆、团结,将集体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目标。
        二、立足教学内容,挖掘立德树人的契机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的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因此,德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但德育因素大多又隐藏于知识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基于教材背景,立足教学内容,挖掘立德树人的契机。
        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不但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还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不能只看到片面,更应看到事物的本质。又如,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教师不但让学生设计不同的植树实践方案,客观分析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应呈现因为植被面积变小导致气温升高、动物失去家园、加重土地荒漠化等多个生态热点问题,灌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三、丰富教学过程,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
        1.在数学史中挖掘德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数学知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融入数学史,既增添了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又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达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墨子将圆的特征归結为:“圆,一中同长也。”从教学视角看,这句话的概括突出重点,而且通俗易懂,民族文化从数学教学的背景走到课堂,成为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图形特征概括性语,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促进学生理解概念本质内涵的作
用,“一中同长”恰恰是数学中圆的“最佳”定义,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的教学功能,不由得赞叹古汉语的精炼和神韵,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又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关于圆周率后,认识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在当时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反复地操作、实践,计算出圆周率的取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正因为祖冲之的坚持不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国外要早1000多年。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激励起学生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2.把德育素材融入问题情境
        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在生活中能够轻松地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现实生活里小到菜市场买菜时的算零钱,大到宇宙飞船升空时的数字程序运算,无时无刻不与数学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促进世界走向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人类首登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远海大洋刻上了中国深度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建成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航天工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发射成功等。不仅包含丰富的数量与数量关系,而且是丰富的德育资源。选取其中的素材编制与学生认知规律相适应的例题练习,既能促成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如,在《植树问题》练习中创设问题情境: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于世。其中,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上有三座海豚塔,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每两个桥塔之间的距离258米,从第一座海豚塔到第三座海豚塔共有多少米?又如,练习《方阵问题》,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实现了中国沧桑巨变,建立了丰功伟绩,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校参加了关于庆祝建党100周年“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朗诵活动视频录制,朗诵方阵最外层每边站20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如果方阵的最外层为1.60米的学生,那么需要挑选多少名1.60米的学生站在最外层?把德育素材融入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不但以身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也明白了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改变学习方式,融合立德树人的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之上。课堂上,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探究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改变学习的方式,学会与人交流、相互尊重、分享快乐。
        如,教学《次品》一课,出示问题情境:121包巧克力中混入1包质量较轻的次品,如果只能利用没有砝码的天平,你能出来吗?
        生1:能,分别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包巧克力,平衡就不是次品,如果不平衡,那么轻的就是次品。
        生2:这样是可以到次品,但如果考虑运气最差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称的次数最多的情况,太费时,怎样操作称的次数最少,又能保证到次品呢?
        生3:也就是说我们要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121包数量太多,能不能从少的数量开始探究,发现规律呢?
        师提出:你想从几包开始研究?怎样研究?从研究中你发现了什么?如何验证?建议同
学们小组合作交流。
        《次品》一课,教师们很多时候只关注可以怎样优化,甚至直接把最优方案告诉学生,而不愿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先独立探究,然后带着问题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这一学习过程,设计有序的体验活动,探究从3包、4包、8包、9包、28包……次品的问题。学生在猜想、尝试、比较、归纳的过程中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应最大化地发挥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融合德育的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更是以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为目标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珊.为何与何以: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广东教育(综合),2021(6):80.
        [2]谢锦辉.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的探讨[J].广东教育(综合),2019(2):43.
        [3]邓凯.数学教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J].广东教育(综合),202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