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真题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审题
1.真实写作情境限制。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提出命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2017年高考作文
第二句是对命题进行具体的诠释和限制: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第三句进一步收紧限制,将第二句所说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限制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忽略这个限制,会导致偏跑。
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诠释和限制,同时也是写作的提示,考生要针对第四句提示的问题去展开联想和思考。
2.写作任务限制。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考生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和含义,从而准确审题立意。虽然题目的任务部分设置比较简单,但材料的限制部分隐含着任务要求。考生可以将任务具体理解为:智能互联网时代,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和你“未来的样子”有何关联。
3.价值观限制。题目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成语的情感彩偏褒义;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命题人倾向于积极的价值取向;第三句评价智能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更加紧密”“更加可感”,再一次呈现积极倾向的评价;第四句情感取向更加明显,“惺惺相惜的点赞”“情不自禁的分享”……使得“你未来的样子”都有了褒义彩。
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也属于题旨的一部分,考生写作时要尊重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互联网时代存在“网络毒鸡汤”,我们就违背命题人的价值指向顾左右而言他。
开放性
1.立意是开放的。结合材料,考生要写的是: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如何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又如何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种环绕”如何紧密?“这种塑造”如何可感?“这种环绕”“这种塑造”如何塑造你未来的样子?又会把你塑造成什么样子?……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具体说来,考生可以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等角度着眼,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思
考和联想,至于浏览什么、点赞什么、分享什么和感动什么就更加自由,只要写出和自己“未来的样子”的关系即可。
3.文体自由。考生可感性表达,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也可理性思考,写成议论文。如题目所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题
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属于诠释型写作,但要求考生诠释的不是概念,而是有限制的命题。本题设置的写作背景为互联网时代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网上浏览、点赞、分享均和广大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考生都会有话可说。
题目力求体现新课标语文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重要理念,在审题环节设置力度较大的思维考查,具体表现为层层收紧限制。但这个考查自2017年新课标实行以来,江苏卷就已经开始,和往年江苏卷作文题目相比,2018、2019年的作文均为三重限制,2020年则为四重限制,并非网友评价的“地狱难度”。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2.同”趣”相应,同”好”相求。 
3.用互联网塑造自己未来的样子。 
4.借助互联网,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5.网上冲浪,浏览从心所欲。
6.同”趣”相应,惺惺相惜来点赞。
7.同“好”相求,情不自禁去分享。
……
偏跑立意:
1.谨防网络“毒鸡汤”。(网络“毒鸡汤”确实存在,但题目却并非针对此设题)
2.古人也有“朋友圈”。(忽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个限制)
3.点赞“智能互联网”。(考生要写的是互联网上的“点赞”,而非点赞“智能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是写作背景)
4.普通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塑造吗?(“环境塑造”扩大外延,题目强调的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环绕”和“塑造”,价值取向也和命题人相违背)
……
 
下水文 
吟诵,在“喜马拉雅”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一中
殷都玄鸟老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喜欢吟诵的我,偶然收到朋友发给我的“喜马拉雅”的吟诵链接。
点击,出现信息提示:“点击这里,下载喜马拉雅APP”。“喜马拉雅”,好诱人的名字,按照提示下载、注册,于是我成为喜马拉雅“宝宝”(最低听众级别)。从此,可以在喜马拉雅纵情浏览吟诵资料,贪婪的我如获至宝,一下子关注了90个吟诵有声书,华调、唐调、叶调……还有日本友人的吟诵,他们的吟诵大约来自于唐宋时期的中国,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却远比中国做的好……这些全都是免费的,多好的平台!
“喜马拉雅”在一天天改变着我。
在喜马拉雅,我认识了华峰、魏嘉瓒、叶嘉莹……华老师苍凉,魏老师雄壮,叶老师优雅……
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与各位大咖神交。我的吟诵越来越专业,不过我变得越来越挑剔,我不再满足于输入式学习,开始输出式学习和交流分享,因为我对吟诵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一些创新,也有了自己的风格。最最重要的,当我感动于自己的吟诵,我希望留下自己的声音,最少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一份回忆,也许我的后人会因此怀念我,会因此喜欢上吟诵,会因此热爱传统文化。
录音、上传、分享朋友圈,竟然很快收获一波点赞。
北京的小卜老师说:知道你是华门弟子,我也是,你吟诵的《赤壁赋》真好,是华调么,我怎么没有听过?确实不是,那是我的原创,这个调子来自苏州弹词,并非我要故意出新,实在是没有到理想的吟诵。我想象自己是一位苏州的歌女,怀抱琵琶纵情歌唱,我看见每一个文字的后面都缩着苏轼的一张笑脸。以我的功力,实在很难把文章的意蕴表达彻底,让作者见笑了。 
山野楚狂人说“吟诵之前要介绍一下作者和作品,这样就不会太突兀……”,感谢关注;还有,“东京的高木直子赞了你的声音签名”,啊,怦然心动;还有,“北京智贤赞了你的动态”,啊,心花怒放……有几个人要求跟我学吟诵,我建了一个小,只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从没好好教过人家,实在不好意思,不过我是很想在未来成为一位吟诵传承人的,最少让它成为“家学”。
有一天,忽然收到通知:“你的听众等级上升了,恭喜你成为贡士了……”啊,我已经在喜马拉雅学习300小时了。
上网读书,上网听书,上网搜索,上网直播……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