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2017海淀第一学期期末作文标杆文
①请以“都是为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一号文】:
都是为了你(一类上)
山林看老了他,他也把山林看老了。
行走于层层叠叠的绿屏障之中,仿佛穿过了时间的长廊。恍惚之间,又看到那个年轻的自己,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正在这片林中度过余生。“这都是为了你啊!”他开口,声音却已不再年轻。山林无法回应老人,唯有微风拂过树梢,枝叶发出轻声细语。他们诉说的,是老人的故事——那时老人还是孩子,在林中不知昼夜地玩耍。上一个守林人永远地离开后,已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他便成了守林人。布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也曾留下过孤独的叹息和寂寞的自言自语,但年复一年,他从未放弃守护。
刺耳的铃声撕开了回忆的沉静。老人接起儿子的来电,神情却由喜悦不觉间转变为犹豫和迟疑。“在城里的房子…搬过来…”儿子的话语仿佛跨越了层峦叠嶂而变得恍惚,还是说这崇山峻岭是在他脑中?最终,拗不过,他开始收拾行李。往日的他总是在做事时和山林中的树木或是天空说话。今天,却像是进入了默片时代,一片寂静。
五天后,他逃也似得回到了山林。短暂的离别让他更加清晰地明白:山林已是他的一部分。抚摸着古树苍遒的树干,他几乎淌下泪来:这山林,倾注了他毕生年华的山林啊……这镶嵌在他的灵魂中的山林。
“你知道吗?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守护你,为了陪伴你……”老人哽咽着,眼前是一片模糊的绿。一时风起,树枝在风中摇曳着,是在对他招手吗?树叶飞舞着,是写给他的贺卡吗?老人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拥抱这风,拥抱这山林。
简评:“守护”山林的主题,立意较高。叙事完整,行文流畅。对过去的回忆。接电话事件的叙说等衔接自然。语言干净,比较成熟。
都是为了你(一类上)
不久前的成人礼上,我读到了爸爸妈妈的信。“我们努力地打拼都是为了你,一切都是值得的。”结尾的这样一句湿润了我的眼眶。
其实这话我听过很多次了。爸爸不能回家吃晚饭时,妈妈辞去医院的工作时,他们都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啊”。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个借口,还不是为了赚钱嘛。长大后,想起已经故去的爷爷,才明白了这一句“都是为了你”的重量。
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打算买房子,爸爸已经准备好了首付,爷爷硬是不同意,偏要他来出这
份钱。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爸爸不懂为什么爷爷非要抢这个风头,苦口婆心地去说服他。“儿子啊,你爸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这辈子挣的钱都是你的。你年轻时候家里穷,爸妈没给你买过啥好的,全是靠你自己啊。爸总心里想着攒钱给你买个房子,今天你又不让我交钱了,我心里不舒坦。”爷爷这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让爸爸听了不好再拒绝。他亲自去张罗房子的事,最后亲自把钥匙交给我爸才心满意足。爷爷之后每逢人问起,就得意地炫耀说“我儿子自己花钱买的大房子,可好了!”看到他开心的样子,谁都不愿揭穿这个谎。
后来爷爷肺癌住进了医院,爸爸一直照顾着,带着来检查的护士医生就夸“我儿子孝顺啊”。他们都说他有福气,爷爷每每听到都更加开心。临终前一晚,他们爷俩儿说话。“爸这都是为了你,想要你过得更好,一辈子这么拼,都值。”我还记得爸爸趴在床上哭,不停地哭,爷爷就把手放在他背上,轻轻地拍。我每每回忆起这一幕,眼泪都止不住地流。
“都是为了你”这一句天下父母都说过的一句话中包含着太多他们的爱和期许,都是为了你。更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都是为了你,从出生的那天,一切都是注定了的。
评价:骨肉亲情的主题,温暖人心。叙事完整,对生活有观察有思考有感悟。有感人的细节描写。通过写一家三代爱的传承,展示出中国社会的某些特征。语言干净流畅,卷面清晰整洁。
②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丰收与平安,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
仪式被重新演绎。今冬的小雪节气,北京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朋友圈一时被雪景与兴奋刷屏。不少人感叹,下雪是大自然举办的一场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季节变化。
有人说,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可有可无;有人认为仪式内涵丰富,不可或缺;有人觉得,身处快节奏的社会,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一号文:
食堂里的五星红旗(一类上48)
天气转冷,为避免学生在操场上受冻,我校决定将升旗仪式转移到食堂内举行。这决定好像引爆了一颗,同学们热议:没有了目送国旗缓缓上升的庄重,升旗仪式不就“名存实亡”了吗?对此我却颇不以为然:难道没有了“仪式”,面对国旗的我们内心的敬意就因此消失了吗?
仪式固然重要。冬天的雪作为大自然的仪式,可以让我们更有冬天的感觉;孔子诞辰时身着长袍的学生齐齐下跪,让我们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但并非没有仪式,这些情感就因此减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围炉而坐,即使窗外无雪,心情也必是闲适;手捧《论语》《孟子》,即使没有“正冠而坐”,我们也必会为古人深邃的思想所折服。难道九月十八日没有拉警报,我们就会忘了祖
国屈辱的历史?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
相对地,有些地方过分追求仪式本身而忽略了仪式感。我不止一次见到有人在升旗时嬉皮笑脸,甚至拿出手机刷屏。试问没有对仪式感的培养,这样的仪式有何意义?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岂非本末倒置?
再说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想要完整的仪式谈何容易?古时祭祀规矩多多,一套仪式下来人们汗如雨下也是常有的事。这样繁杂的仪式对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我们只需独自来到先人墓前献上一束白花,缅怀之情便已尽显,何必注重形式?近年来流行的“网络祭祀”也正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适应。《韩非子》中说:“今不法先王之法,而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这种活动正是将人们不变的情感与变化的时代相结合,而赢得一片“点赞”。
仪式的逐渐消退在世界各国均有体现。美国总统的圣诞演讲从原来的长篇大论变成了如今的“拉家常式”的闲聊,非但没有降低仪式感,反而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逐渐被形式新颖的“机关”取代,使人们有种“走入历史”的感觉。渐渐地我们发现,所谓“仪式”不过是一种“督促”手段,它对于有仪式感的人无益,更是会让其他人觉得厌烦。而仪式感存在于我们心中,才是永恒的存在。仪式无须被强调,真正的仪式在人们心中。
“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洪亮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食堂鸦雀无声。我随之立正,面庄严。
国歌声响起,食堂里的那面五星红旗显得更加红了。
简评:文章从现实生活入笔,展开对仪式问题的探讨。开篇惊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论据丰富,由冬雪初临、汉服行礼、围炉夜话、九一八警报引出“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的观点。然后从反面着力,强调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反倒会失去了仪式感。接下来联系快节奏的社会现实,论述当下社会仪式的特点——形式虽然简化,但仪式感依然浓重,真正的仪式在人们的心中。全文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丰富,论证合理,积淀比较丰厚。结尾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二号文:
没有仪式感又何妨(一类上48)
仪式,作为一种存在已久的形式,必是有其价值所在的。然而近来屡屡出现的“仪式感”三字,却令我不太赞同。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高效与自由,更加接近实质。
诚然,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是应该讲究仪式,注重仪式感的。各个高中一般都有“成人礼”这项仪式,来纪念,或是提醒每个学生作为一名十八岁的公民的义务与权利。在这件事上,仪式感传递了一种责任,不可缺少。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讲究的是“断舍离”,我觉得仪式感在精神上的正面作用如果不大,我们不妨将其舍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看书。试想,若是此次看书前都要将书摆在面前,待心下平静后,充满仪式感地翻书本,那将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古有陆放翁“呼僮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今有三联书店书架、楼道间卧坐“啃”书之人,若是他们都过于注重仪式感,那读书这事可太耗费精力与时间了。更何况,少去仪式感之后,我们便活得更加随意、自在。朱熹有云:“埋头书卷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这与现代人常提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边是那充满仪式感的“规规矩矩”的生活,另一边是这样简洁与自由的作息方式,不知你愿选哪种。
况且,抛弃那仪式感可使人更加接近本质、更加踏实。近来常有各种高考“迷信”,家长们纷纷求神拜佛,到庙中燃香。细想,这样的仪式,或是仪式感,难道会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吗?少些仪式感,靠汗水浸泡出来的实力岂不是比任何形式的祈祷都更加有效有用吗?更不说有些官员了,明明做的是自己的职内事,却渴望那一份仪式感,非要弄得百姓们都知道他要做事了才开始着手。此时的仪式感,说是虚荣恐怕也不为过。
没有仪式感倒不是一件坏事,作为个人,我们由此变得高效,社会中的风气可变得踏实。丢掉仪式感,有百利而无一害,故没有仪式感又何妨!
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作者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生活会变的更加高效自由、接近本质。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作者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展开论述,“成人仪式”、“日常读书”、“家长许愿”等鲜活真实的论据一一展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论述体现了当下意义、时代思考。语言流畅,表达得体,而且积累较为丰厚,无论是陆游、朱熹的诗句,“断舍离”的现代概念,还是从平常阅读写作中获取的养料,信手拈来,辅助论述,为文章增不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整体性较强,“诚然”辩证起笔,“然而”转向正题,“况且”引向深入,秩序井然,有自己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