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渔父(节选)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
“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
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
(选自《庄子·杂篇》)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
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选自《楚辞》)
1.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发揄袂 被:披散,散开 B.距陆而止 距:距离,离开
C.孔氏者何治也 治:从事,研究 D.下以化于齐民 化:教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右手持颐以听 是以见放 B.上以忠于世主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
C.葬于江鱼之腹中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有土之君与 求!无乃尔是过与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是古代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往往是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知识,并且对人生有一定高断的人。
B.《庄子·渔父》中,孔子的举止态度谦恭讲礼,而渔父表现出来的却是不屑和批评,从中可见庄子对儒家思想是持否定的态度的。
C.《楚辞·渔父》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简洁传神,刻画了屈原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形象。
D.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想象力极其丰富,充满激情和浪漫主义彩。这篇《庄子·杂篇·渔父》(节选)也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2)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
【答案】
1.B
2.A
3.D
4.(1)孔氏讲仁真可说是仁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究不能免于祸患;真是折磨心性劳累身形而危害了他自己的自然本性。
(2)渔父正操起船浆撑船而去,回头看见孔子,转过身来面对孔子站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距:距离,离开”错误。“距陆而止”意思是“到达高地就停住了”,“距”,到达。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介词,因为。
B.“于”,介词,对。
C.“之”,结构助词,的。
D.“与”,句末语气词,相当于“欤”,吗。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这篇《庄子·杂篇·渔父》(节选)也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特”错误。选文写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全过程,首先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话,批评孔子的言论。接着写孔子见到渔父。这是写实,不存在想象,不具备浪漫主义彩。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免”,使……免于祸患;“苦”“劳”,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劳累;“危”,危害;“真”,自然本性。
(2)句首加主语“渔父”;“方”,正;“杖”,动词,操起;“拏”,船桨;“顾”,回头;“还”通“旋”,转过。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
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渔父(节选)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的地方便停下脚步,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起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曲子终了渔父用手招唤子贡、子路,两个人一起走了过来。
渔父指着孔子说:“他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说:“他是鲁国的君子。”
渔父问孔子的姓氏。子路回答:“姓孔”。
渔父说:“孔氏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子路还未作答,子贡说:“孔氏这个人,心性敬奉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治礼乐规范,排定人伦关系,对上来说竭尽忠心于国君,对下而言施行教化于百姓,打算用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孔氏钻研精习的事业。”
渔父又问道:“孔氏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
渔父接着问道:“是王侯的辅臣吗?”子贡说:“也不是”。
渔父于是笑着背转身去,边走边说道:“孔氏讲仁真可说是仁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究不能免于祸患;真是折磨心性劳累身形而危害了他自己的自然本性。唉,他离大道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子贡回来,把跟渔父的谈话报告给孔子。孔子推开身边的琴站起身来说:“恐怕是位圣人吧!”于是走下杏坛寻渔父,来到湖泽岸边,渔父正操起船浆撑船而去,回头看见孔子,转过身来面对孔子站着。孔子连连后退,再次行礼上前。
……
(选自《庄子·杂篇》)
渔父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
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选自《楚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