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能
断句是文言文浏览的一项基本功。通过停顿可以把句子结构、说话的语气、词语的性质及作用等准确地表现出来。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能,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应对技能
(一)统览全文,分析层次
我们在做文言文断句题时,第一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浏览知道,在浏览中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其次,要分析层次。弄清这段话中讲了几层意思,每一层意思起于何句,止于何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何。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了,断起句来才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完善地体现出原文的层次关系。如:
20_年高考北京卷: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难道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申明// 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寻思而问辨之。(说明:单斜线处为必断句处,双斜
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这段话取材于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文章通过古今对照,对“今人之为学者”钓取名利的学习目的进行了批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如果理清了层次关系,则不难断句。
(二)辨析词义,弄清语法关系
给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要求是句子能各自成立,意思讲得通,合乎情理。因此,断句前第一要弄清每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然后弄清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把这两者弄清楚了,文意也就基本清楚了,肯定文句的断顿之处就不会太难。对词义的误解及对词性的误判,常常导致断句失误。如:
20_年高考浙江卷:诸司奏议/尽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本题难以点断的主要是“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和“与文议未若不者”。从文意上来看,断句部分主要叙写皇帝非常信任张文,将大事托付于他处理。前一处应参考注解,“移疾佗”不通,“佗宰相”应知道为“其他宰相”;后一处的“未”表示询问,运用在句末。
(三)抓住主干,理清语序
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大致相同,一样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状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补语在后。给文言文断句时,要先抓住句子的主干,然后根据语序逐层理清关系。谓语是句子的核心部分,我们可以先出句子中谓语的动词,通过它先主语,后查宾语,抓住主干,理清语序,正确对文言文进行断句。但同时要提示同学们注意的是,在古代汉语里,由于受语法的限制,或是为了修饰的需要,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如宾语和谓语常常前置,定语和状语有时后置,这就需要在断句时特别谨慎。如:
20_年高考北京卷: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故事是讲秦武王请名医扁鹊来治病,手术尚未开始,就因秦武王身边的小人进谗言而中断。文章以治病喻治国,警告国君要用人不疑,不能为小人所左右。断句时应搞清人物关系,通过主语,查宾语,抓主干,理清语序,正确断句。
(四)借助标志,恰当断句
1. 以虚词为标志,恰当断句
古代汉语中有些虚词在文句中显现的位置相对照较固定,或在句末,或在句首,或与特定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性结构。给文言文断句时,同学们应先出句子中的虚词,再根据其位置的特定性,从而准确断句。如“也”“矣”“耳”“焉”“而已”等语气词常常用于陈说句的末尾;“乎”“邪”“耶”“与(欤)”等语气词常常用于疑问句的末尾;“哉”“兮”等语气词常常用于感叹句的末尾;“唯”“夫”“若夫”“且夫”“是故”“然而”“然则”“至于”“至若”等词则常常显现在句首。需要说明的是,运用上述方法判定文句的断顿之处,不能绝对化。以“夫”为例,它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不是单一的,有时作为语气词用于感叹句的末尾,有时作为代词用于句中。所以不要见到“夫”字就以为是发语词,而在其前断句。是否为句首发语词,有时还得根据文意、语气来判定。
2. 以“曰”“云”为标志,恰当断句
“曰”“云”是古文中显现频率较高的断顿处标志性词语。当“曰”“云”用于句中表示“说”的意思,且其后有引语时,常常需要停顿。
3. 牢记固定结构,恰当断句
例如“奈……何”“如……何”“若……何”等,表示询问的固定结构;“无乃……乎”“得无……乎”等,表示揣测语气的固定结构;“何……之有”“何有于……”“何以……为”“不亦……为”“不亦……乎”等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唯(惟)……为……”等,表示强调的固定结构;“与其……不若(孰若)……”“与其……无(毋)宁……”等,表示挑选的固定结构;“诚(苟、若)……则……”等,表示假定的固定结构。我们在断句时,都可以在固定结构的后面点断。如:
20_年高考浙江卷: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唯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欧阳修在《与荆南乐秀才书》一文中,谈到了“时文”之弊。说自己年轻时家贫,为取功名只能顺俗写一些所谓的“时文”。那都是些在经传中穿凿剽窃、东拼西凑出来的浅薄文字,称不上自成一家的言论。直到中了进士以后,才开始改变自己的文风,然而文章一出便招来了罪过。在知道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根据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知道的语句,再根据对上下文的知道_难点。如上文中可借助断句的语言标志有“而”“姑”“皆”“唯恐”“非有”“者”等。
(五)根据对文,相互参照
对文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属词之例。具有对文关系的句子,不仅在乎义上有对应关系,而且在结构情势上常常相同或相近。根据对文的这种规律和特点,我们在给具有对文关系的句子断句时,就可上下参照,肯定文句的断顿之处。对文有时显现于上下相连的对句当中。如:
20_年高考重庆卷: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其中的“考迹以观其用”和“察言以求其心”这两句,不仅在乎义上相互联系,而且在结构情势上也相同,中间就应当断开。有的对文显现于相隔较远的两句当中,如《韩非子·五蠹》:“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其中“轻”与“重”、“高”与“下”、“势”与“权”分别形成隔句对文。
(六)熟谙典章制度,明确专用名词
古代的很多专用名词(如官名、地名、族名、书名、物名、制度名等等),到了今天,人们都普遍感到陌生,成为今人浏览文言文的重大障碍之一,也成为今人文言文断句的一个难点。同学们在文言文断句的时候,遇到这类专用名词,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如:
20_年高考北京卷: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句中画线词均为专用名词,有年号、时间、地名、人名及事物名等,断句时应特别留意。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能推敲文言文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说明,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说明是否合适。
以下例:
高考卷文言文浏览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毛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显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核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浏览考核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核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进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解析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著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