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本土竹乡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广宁,是美丽而清新的山区县,又是著名的中国十大竹子之乡,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那些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及竹资源为开发乡土课程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正因如此,在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我们积极依托地域文化,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准实践的突破口,开发具有生活化、熟悉化的本土课程资源充实到广宁县机关幼儿园现有课程。并以此来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促进农村教师的资源观、教育观提升;促进农村幼教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我们山区幼教改革带来信心和希望。
一、竹乡教育资源特点:
  (一)新农村幼儿园全面崛起与发展。广宁经过五年的设点与布局调整,尤其在创建中国文明城市建设中,各乡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标准化幼儿教学点和精品幼儿园不断涌现。但作为一个山区县如何走自己的发展之路,使办园水平和质量跃上新的层次,同时又推动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创出特,一直是努力的目标。为此,近年来,我们把利用和挖掘本土竹资源,开发竹文化的课程资源作为探究的重点课题,也力争将此成为我县幼儿教育的一大特。
  (二)竹资源的利用价值被广泛认可。广宁县机关幼儿园地处优越,各种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漫山遍野的竹子、遍地开花的竹产品加工厂、琳琅满目的竹工艺品,让我们仿佛徜徉于竹海之中,随处可见的竹资源为我们开发竹文化特课程提供了原料保障。而且除了竹筒、竹篾、竹叶、竹丝等废弃竹材料可用之外,竹席、竹笋等都可以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竹资源成为我们区域活动宝贵的资源内容。
二、利用竹乡资源,开展区域活动
  (一)走近竹资源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广宁周围的生活环境。孩子们经过热烈的探讨,发现我们爱吃的笋、装东西用的竹筐、睡觉的竹席……我们身边吃、住、用的许多东西都来源于我们本土的材料——竹。同时,在跟随着父辈和祖辈们流传的民间“踩竹节游戏”的活动中,也真切体验和感受到了竹子游戏的乐趣。
  (二)走进竹文化
  实践中,我们重点围绕两大特主题展开进行,从而发掘竹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并且探索出具有竹文化资源的主题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模式。如:探索性主题活动-----《快乐竹乡行》,是我们结合广宁所拥有的丰富资源而生成的探索性主题活动,也是将区域融入到了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一大特主题。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们首先带着孩子走进青青的竹乡,去参观宝锭山里的竹博会,了解中国最多种类的竹子王国所拥有的奇特;挖一挖竹笋,看看笋芽儿在泥土中芬芳;参观竹产品的加工、生产,认识竹丝、竹屑等竹资源的来源。接着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竹材料带回到幼儿园,经过加工和整理投放到区角中。最后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运用这些竹乡特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发挥,并由此创造出竹篾编织、竹屑贴画、竹节画等丰富内容的活动来。可以说,在层层活动中,各幼儿园收集和利用竹乡特资源,整理编写了竹文化特主题和区域活动的内容与教材。宝贵的竹资源也充分体现了它的优势与作用,还为特区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在一个接一个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到了竹材料的特点和竹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再如:探索性主题活动-----《悠悠竹乡路》,我们更主要的是引导幼儿发现和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竹中蕴涵的渊源文化,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自然,体验发现的乐趣。从而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探索出一系列园本区域活动。 如:利用竹文化特资源开发的
园本区域活动:
  (三)体验竹文化
  1.将特主题融入众多活动。
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地方文化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关注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广宁有许多的名胜景点:竹海大观、宝锭山、锣锅旧街、浽江海等。我们将这些竹乡风景与竹文化主题相融,生成新的《竹乡美》主题活动,再通过语言活动《竹海大观风光》,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竹海大观美丽的旅游景点。在此基础上,开展艺术活动《美丽的竹海》绘画,让幼儿充分表现心目中竹海大观的美丽风景。再开展旅游活动,让家长带幼儿游玩竹海大观景点,让幼儿身临其境,让笑容蕴含着浓浓的爱乡之情。在这一主题活动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孩子新的创造与学习的乐趣。
  2.用现代技术展现家乡新貌。
  近年来,我们将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精华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来,发现幼儿学习的主动
性会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有全新的发展。如:在《家乡的未来》主题活动开展中,我们将家乡新貌制成VCD运用于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影视真实的画面中亲眼目睹“竹子的生长”奇特过程。通过影像教学,将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整合提炼,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又如录像片《巍巍龙王山》,它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介绍龙王山家乡的变化,犹如让孩子跟随镜头一起走进龙王山,走进美丽大自然。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开阔了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经验,而且让幼儿学会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学会关心自己生活环境。
  3.促师幼互动生成可持续资源。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自编的主题网络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彩,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孩子的所思、所想。为了保证生成主题的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将一切视点放在孩子身上,倾听孩子的心声,揣摩孩子的需要,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形成师幼互动,共同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调整教师原先预设的活动。如《竹》主题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在小组活动“竹笋的破土”开展以后,对竹笋有强烈的探究欲,并产生了尝试亲手挖笋的欲望。接着,便在集体师幼互动中生成了“鲜美的竹笋”系列活动,紧接着“选料、配制、加工、
包装、设计”等特区域一个一个产生。就这样一个个子活动连续着生成出来。幼儿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敢于选择、敢于创造。
  (四)创造竹文化
  广宁的竹资源生成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师幼互动共同建构的课程。从走近竹资源到走进竹文化,让教师和幼儿深深体会到广宁竹资源日新月异发展的迅速。未来的竹乡又将是怎样的?成为教师、幼儿对竹文化课程开拓的又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在已有竹知识文化的基础上生成创造以《未来竹乡》为主题的活动,来提高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绘画能力。
  一是想未来竹乡。创造的基础来源于幼儿已掌握的竹文化知识,在幼儿掌握一定竹文化基础上,我们展示幼儿已经发现的竹文化内容、资料。请幼儿讲述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内容,大胆地让幼儿畅想未来的竹乡会怎样,共同交流、开发幼儿思维、想象力。在讨论交流中,我们听到有的幼儿说:竹的开筏与加工的机器可以整和;未来的开筏由机器人代替;未来的竹产品与食品具有保健功能,用了吃了可以不生病等。二是画未来竹乡。我们在幼儿“想未来竹乡”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画未来竹乡”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竹
乡。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让幼儿充分想象,还支持幼儿各种形式的表达,让绘画(建构)的过程成为孩子们再一次对竹文化知识的建构。三是讲述未来竹乡。在各类区域活动中,我们经常开展以未来竹乡为主题的幼儿讲编故事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竹文化知识的建构,是在幼儿原有竹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展。
  三、依托竹文化,开发竹乡园本课程资源
园本课程资源是幼儿园特的基础和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利用了本土独特的竹资源背景,到了文化和育人的契合点,开发了具有广宁本土气息的竹文化特课程资源。并整编为主题活动融入到原有课程中,充实了幼儿园课程,形成了我县的办园特。如今广宁县机关幼儿园处处散发出浓浓的竹文化气息,张扬了个性与特。
实践证明,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并且,竹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感染了幼儿、感染了幼儿教育,幼儿从对身边事物熟视无睹到寻、发现、创造。不仅如此,通过对竹文化资源的挖掘、竹乡资源的开发利用,广宁竹乡的孩子们获得了驾御材料的能力,获得了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幼儿亲近社会、接近自然、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得到了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个性化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竹文化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需要教师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如今,竹乡教师不仅有了开发课程资源自主权,而且有了一块自由创造的空间和充分展示了自己才华的天地,并且在这块天地里农村教师的资源观、教育观也获得提升,专业成长也更好更快了。
[参考文献]
[1]刘红喜.共享区域活动——幼儿园[共生课程]特实施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姚艺.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与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中华人民共同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廖燕玉
  2022.3.29
课题名称;利用本土资源优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  年度2011 编号GNJY-2021-J-
未来的家乡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