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教学设计
(1)
《马诗》教学设计
任利荣
一、教学目标:
1.感悟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有关马的古诗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
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
(二)理解意象出示古诗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日行千里是高效的象征,负重不言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象征,温和人易接近是善良谦逊的象征,早在远古时代,马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人喜欢以“千里马”喻良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马的诗,看一看唐朝时的李贺又赋予了马以怎样的形象。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自学要求,4 分钟
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2、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提问。
3、朗读之后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四)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
一层冷艳神秘的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通过对李贺生平的阅读你有什么感受?他像一匹怎样的马?
(五)分步解读,理解句意
自读思考,4分钟
第一句: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说一说写一写看谁写得最精彩。
第二句:这是谁发出的慨叹?他想得到什么?做什么?连成一句通顺的话,看谁说得又通顺又流丽。
(六)体察诗蕴品悟诗情
1、自读第一句,思考4分钟
(1)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充分发挥你的视觉听觉感觉想象,闭上眼睛想一想,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景物、彩、环境、气氛等)
(2)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3)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5)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2、自读第二句,思考4分钟
比较“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和“已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你从中读出了些什么不同?联系李贺的生平,你感受到李贺一种怎样的心境?
(1)“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
(2)为什么是“踏清秋”?不是“踏春风”?有什么情绪的差别呢?
踏之中你能读出些什么?用“踩”好不好?为什么?
(3)“快走”之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焦急?——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忧虑?——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愤慨?——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七)整体参读总结写法
李贺就是在写马吗?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八)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学习《马诗》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五、板书设计
环境沙如雪月似钩——空旷冷峻
马{}借物喻人慨叹何——渴望、感慨、愤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