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一、 学习要点:
1、 柳宗元的贡献与成就
2、 主题思想
3、 注意以传记的方式说理、用类比说理、用鲜明对比说理的特点
二、 出处与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尉、监察史里行等职。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他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王叔文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病逝于任所,因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并称“韩柳”。他的作品对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和理现象能无情地加以揭露和批判,说理透辟,笔锋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山水游记刻划细致,寄托深远,往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量。他写作的一些讽刺寓言,篇幅虽小,寓意深刻,也为后人广泛传诵。有《柳河东集》。
本文是作者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时写的,当时政出多门,藩镇割据,战乱纷起,赋役繁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当时很想干一番事业。反对宦官专权,反对藩镇割据,主张改革弊政,倡导古文运动,本文就是他写的一面指陈当时政治弊病的寓言式史记文。实际是一偏议论性文章。主要揭露统治者乱政繁令的吏治弊病及其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福星。
三、讲解课文:
偻:脊背弯曲,指驼背。
病偻:生驼背的病。
隆然:指脊背高起。隆,高起。
伏行:俯下身体走路。
有类句:有点像驼背的样子。
乡人:同乡人。
号:取绰号。
固当:当,  固,的确。
为观游:修建观赏游览场所。
争迎取养:争着把他接到家中,拥用他种树。
取养:拥用。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以蕃:结的果实早而且多。蕃,繁多。以蕃:以,而。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窥伺:暗中观察。
效慕:仿效学习。
莫能如:没有人能比得上。如,及。
柳宗元改革曾参加过什么集团?
说明文章的体裁?文章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病:作动词,生……病。
号:取绰号。用作动词。
名:称呼,动词。
业种树:以种树为主。动词。
早实:结果。动词。
寿且孳:活的时间长而且生长茂盛。孳,生长得快。
顺木之天:天,生长的自然规律。
致:获得。
以致其性:极引申为充分适应性,树木的特性。
凡植木之性:大凡种树的规律。
本:根。欲:要。舒:舒展。培:培土。
其土欲故:它的土要旧。故,旧。
筑:捣土。密:坚实。去:离开。顾:回头看。
莳:栽种。置:搁置。指栽好后放在一边。
则其句:那么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性得到发展。
故吾不害:故,所以。害,妨害。
抑耗:抑制减损。
拳:曲、不舒展。易,换了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过分,那么就是不够。
反是:与此相反。
太殷:深厚,指爱护得过分。
忧之:忧,担心。
过勤:过了头。
爪其肤:爪,用手指甲去抓。肤,指树木表皮。
验其生枯:检验它是活着还是死了。
木之性句:树木的本性一天天的离开了。(丧失)
离:散,丧失。
吾又句:我又能作什么呢?
以子之道二句:把你种树的道理,移到当官治民上,可以吗?
官理:为官治民。理:治。
理,非吾业: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长人者:当官的为民之长者。
烦其令:频繁的发布命令。
怜:爱。指爱护百姓。
卒以祸:最终给百姓造成灾难。
勖尔句:勉励你们播种。
早缫二句:早点抽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
缫(骚):抽引茧丝。绪:丝头。指丝。缕:线,这里指用线织布。
字而幼孩: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字:养育。
遂而鸡豚: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成长,指喂养好。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击木:敲打着木梆。
吾小人三句:我们百姓顾不上吃饭,去接待官吏,尚且没有空闲,又用什么使我们人口兴旺呢?
辍:停止。飧饔:指饭食。飧,早餐;饔,晚餐。
劳:慰劳。暇:空闲的时间。
吾性:本性。可理解为人本性,希望生活的。
故病且怠:病,困苦;怠,疲劳。
若是:如此,向象这样。
则与吾句:与干我这一行的也许有相似之处吧!
类:近似之处。
嘻曰:嘻,笑。
不亦善夫:不也说得很好吗?
得养人术:得到了养民的办法了。
以为官戒:作为当官者的鉴戒。官戒:当官者的鉴戒。
焉尔:语气词,表示肯定的可译为“罢了”
既然已:既,已经。然,这样。同“矣”的用法。
莳也若子:也,句中语气词表句中略停。
则其:其,那么。
而已:罢了。
焉:语气词。
苟有:苟,如果。
以验:以,来,连词。
以:而。
其实:其,这种做法。实,实际。
以:把。
之:的。
移之:之,代词,指代种树的道理。
怜焉:他们。
卒:终于。
以祸:以:以此。
而:尔,你的,你们的。
以劳:以,来。
且不得暇:且,尚且。
又何以:靠什么。
则:那么。与:和。
其乐:其:大概。
硕茂之:使动用法。使……大;使……茂盛。
早而蕃:使动用法。
若不……则:如果不是……那就是……
旦视暮抚:在早上看,在晚上摸。名词作状语。
爪:名词用做动词。用手指抓。
日以离:日,一天天。名词作状语。
不我若:所以他们种树不如我。
祸:使动用法。使遭祸。
何以:介词倒装。
蕃吾生:使我们人口多。
安吾性:使……。
以(之)为:把它当作。
三、 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带有寓言性的记传作品,但它实际上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其中心议题是在揭露时政的弊端,论述为官治民的道理。
        全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2):简介郭橐驼得名的由来,籍贯及其种树的特长。
        “郭橐驼,其乡曰丰乐乡”交代郭橐驼籍贯,是传记的格式和规范。“隆然伏行”突出其外表特征,形象鲜明,有特,吸引人。
        “争迎取养”侧面烘托。“硕茂,早实以蕃。”从成果看其技艺非凡。“莫能如”对比反衬出他的技艺无与伦比。
        第二部分:论述郭橐驼关于种树的议论。其基本原理就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分三个层次:
        一层:指出郭橐驼种树好的基本原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也是这段的中心论点。
        二层:从正面说明郭橐驼种树能顺天致性的态度和方法。“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顺天致性的态度。类比要爱护百姓和让百姓休息生养。
        三层:指出他植者害木之天使木性日离的态度和方法。
    拳、易、过、不及:是马虎态度(即不及)
    方法:视、抚、去而顾。
    结果:性日离。
    危害:害之、仇之。
    这种态度写得详细,这是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主旨是要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这一主旨5种树者的态度和方法恰相类比出来的,详细写此是为了引导、强化突出主题。
    23层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表现种树的正确态度和方法,主要通过橐驼的种树态度和方法与他植者种树的态度和方法说明种树道理。
    第四部分:(4)借橐驼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
长人者好烦其令,2段中心与上文爱太殷,忧太勤相对应。
    至此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完成从植树到治民的过度,用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之道类比治民之理。
   
    用种树          类比          治民
顺木之天致木之性        顺民之天致民之性
莳也若子                爱民如子
置也若弃                让百姓修养声息
种树马马虎虎            不顾人民死活
爱太殷,忧太勤          长人者好烦其令
木性日离                民病日急
害树仇树                害民仇民
    用类比方法,通过写种树说明养民治国的道理,类比能加强说理的形象性,从而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十分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第五部分:(5)点出作者以种树之道类比治国之道的写作目的。
    全文从橐驼其人,说到种树之道,再转到治国之理,最后从“养树”“养人”两方面收结全文,点明题意,这样以写传的方式进行说理,从一个普通劳动者来阐述治国养民的严肃主张,很有说服力,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柳宗元的作品    从结构看,第一段是“起”,第二段是“承”,第三段是“转”,第四段是“分”,章法分明,过度自然,意理贯通。
主题思想:(见右边)
艺术特点:
一、 巧用类比
本文名为传记,实在说理,名为记人,实在记言,采用的基本手法是类比,见第三部分分析。
二、 层层对比
本文关于如何种树的道理,主要是通过橐驼和“他的植者”对比说明的,见第二段分析。另外,从总体看橐驼“病偻”种树之“顺天致性”与“长人者好烦其令”之者也存在对比的关系。
驼背、违天害性、烦其令、违民天害民性:是对比,人不能违天害性,种树不能违天害性,治民不能违天害性,任何事物都要顺天致性,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有哲理意义。
概述这段叙述的大意。
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几方面?
作者写种树技艺高超的目的是什么?文章中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而木之性早已离矣”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体现这段话的中心旨意的话是哪一句?
作者从什么角度来实现种树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祥写“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与主旨有何关系?
他植者种树不和平这一原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的马虎的态度而详写太殷、太勤的态度?
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手法表现种树的正确性?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大铺陈郭种树的正确原理和方法?
通过种树原理得出什么道理,这叫什么方法?
作者将“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下文的哪句话相对应?
主题:它以传记的形式借郭橐驼种树的故事讽刺统治阶级气烦忧民的蔽政,说明治民要政简不忧,按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民安居乐业。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主题:本文借为人立传的方式,寓治国养民之理于种树之道当中,巧妙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政乱令烦的弊病及其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祸害,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养民”治国思想。
作者深刻之处在于看出当时社会的弊病主要不在于官吏昏庸旺法,而是在其专制,在其不养民,而是役民,在政出多门,赋役繁重的中唐时代,这种思想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用什么方法体现郭种树之理的正确性?
课文分析:
体裁:带有寓言性人物记传,实际是一篇议论文。
中心议题:揭露时政弊端,论述为官治民的道理。
论证方法:用种树道理说明治民道理的类比论证。
全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郭橐驼得名的由来。
第二部分:概括写郭橐驼种树特长。
种树技艺之文体现在:
1、 广为争迎取养。2、成活率高,故茂,早实以蕃。
2、 仿效者
为引出他下文关于种树道理的议论,以阐发主题。
第三部分:记述郭橐驼关于种树之道理的议论,基本原理就是“顺天致性”。
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哪句话?这个原理有什么普通意义?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简言之,顺天致性,普通意义在于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天致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这段可分几层:
1层:指出郭橐驼种树原理,即上题中心句。
2层:正面说明郭橐驼种树能顺天致性的态度和方法。
写驳种树最能体现上述原理的两句话:
其莳也若子,其量也若弃。
3层:指出他植者害木之天使木性日离的态度和方法。(反面说明顺天致性道理)
他植者不合乎驳原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两种态度:
马虎态度(不及)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过分)与下段“长人者好烦其令”对应。
作者为什么要略写他植者马虎态度而详细写太殷、太勤与主旨有何关系?
详细写这种态度是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主旨是要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这一主旨与种树太殷、太勤的态度和方法恰相类比,详细写是为了引导、强化突出主题。
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突出郭橐驼种树的正确性?
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将驳种树方法与他植者进行对比。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大力铺陈、郭种树的正确原理和方法?
文章是以种树类比治国,因而大力铺陈种树的正确原理和方法就阐述了养民治国的道理,就是阐发文章主旨。
接第四部分:
通过种树原理,阐发治国道理叫什么方法?答:类比法。
作者将“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下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
答:长人者好烦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