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中学生交友状况的分析
课题组成员:陈泽坚114,陈钊林112
组长;陈泽坚
指导老师:李秀琛
课题选择的背景及意义: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对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依赖却在增强。同伴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及顺利社会化的基本要素。因此,需要通过调查来关注中学生的交友状况,并给予建议、引导,向家长、其他社会层面的人展示中学生的交友。
过程:1 制定调查表 2发放调查表 3 整理调查表 4 讨论分析总结 5写报告
情感体验: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发现了中学生更多的交友现状,更明白了同学间的关系,
使我们懂得如何去珍惜周围的同学。
关于本次发放的调查表:共发放100张,收回有效问卷91份,共180人次参与调查
结论分析:
1交友是你是主动还是被动?
112人选择主动,有62人选择被动。
分析:现实中由于性格原因,从而使有的学生出现被动交友的现象。比较正常。
2.你是否在意所交朋友的性别。
34人选择在意,有136人选择不在意 
分析:这表明学生交友随意!
3.你喜欢通过什么渠道认识新朋友?
13人选择了亲戚朋友介绍,有8人选择网上认识,有2人选择报刊杂志上的交友区,有120人选择自己主动认识,有32人选择其他
分析:表明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友。
4.你是怎样巩固你的友情的(多选)(尤其是对那些与你空间距离较远的朋友)?
79人选择节假日约出来一起玩,96人选择网上聊天,有19人选择写信(电子和纸的都算),有67人选择打电话,有31人选择其他。
分析:大多数同学通过游玩、打电话聊天来巩固友情。我们认为当代学生对于人之间的交往更需要的是一种直面的感觉,都希望给自己一种真实的感觉交流。也许真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主要的。
5.你交朋友时看重什么?
22人选择兴趣爱好,有116人选择为人品德,有2人选择地位权势,有66人选择性格(开朗、内向),有13人选择其他
分析:表明表明学生年代交友德为主,性格相近也是一个重点。说明中学生交友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6.下列哪种因素影响会影响你决定是否交这个朋友?
12人选择家人对他的印象,有50人选择朋友同学,有51人选择没有什么会影响我,有66人选择其他
分析:表明学生朋友们的自主性都较强,但不是一味盲目的自主,而是以父母意见为参考,加之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我们想这个选择可能体现出当今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也表示了当今学生们在交友方面是比较理智的。
7 你怎样看待自己所交的网友
66人选择区别于现实中的朋友,有40人选择和现实中的朋友一样,有73人选择只是随便聊聊
分析:这表明大部分有同学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所交的网友。
8 与网友聊天时,会说真心话吗?
24人选择,有,23人选择不会,有129人选择视心情或情况而定
分析:能够通过网络来适当调节自己的心情。
9会与网友见面吗?
24人选择会,有120人选择不会,有57人选择其他。
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网络交友有心理防备。
10 在内心不愉快时是否会一个特好的朋友倾述?
127人选择会,有34人选择不会,有18人选择其他方式
分析:表明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对好友的倾诉来减少内心的痛苦,或者寻求好友的建议。
11当你和一个怪癖的人交往,引起别人的闲言碎语,如何?
130人选择不理睬他人看法,有1人选择停止交往,有49人选择适当疏远
分析:表明学生有自己的交友主观,三分之一的学生会看重别人对自己所交朋友的印象。这一现象我们普遍。
12 你喜欢交哪样的朋友?(多选)
133人选择同龄的,有62人选择大点的在校学生,有18人选择社会青年,有18人选择小自己一些年龄的,有33人选择其他
分析:大多数人喜欢结交同龄朋友,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活动范围还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中,平时接触较多的主要是同学,这也限定了他们交友的范围。
总结:1、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之中,他们的生活范围开始扩大,对周围的社会有了更广泛的接触,同时他们心理和生理上也逐渐成熟。他们急于表现出成年人的种种特质,却又在许多地方难脱少年的稚气,如他们模仿着成年人的行为,但心理上却有着青少年儿童的幼稚。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满足于以往那种封闭的以血缘,学习为纽带的交往圈,他们希望获得更多人的关注,接纳和喜欢。他们渴求结识更多层面上的朋友,尤其是异性朋友;同时他们不满足被动交往,希望自己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因此他们交友更随意也更容易,还有的将需求寄托到网络上。
而同学自身的认知,情感,性格,能力也是决定他们交友状态的至关因素。诸如: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中学生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认知上容易片面,同时,他们常以自我要求来确定择友标准,一旦和自己想法不符,就造成交友障碍;再由于他们感情丰富,情绪起伏太大,很容易在交友上大喜大悲,也容易造成友谊不牢固;还有不少学生缺乏 交往的成功经验,想交友苦于没机会,想关心人不知从何做起,想表达心声却开不了口,词不达意;尤为注意的是,学生的性格对交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热情,真诚,善良,幽默……的人更受同学喜欢;自私,冷漠,贪婪,小气,易怒……的人存在交友障碍,而前一类人在同学交往中掌握主动权,后一类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是被排挤和孤立的对象。
还有就是性别在交友障碍上也存在不同表现。女生存在的交友障碍比例要高于男生,有科学表明,女生生理和心理都要成熟于同龄男生,而且经常会有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在行为上也不够男生主动,这些都容易造成她们对朋友关系的困扰。
同学的从众心理也容易造成交友不当。如“别人交了怎样的朋友?”“社会上存在怎样的交友风气?”“影视剧中是怎样的朋友义气?”这些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没有自我甄别,筛选,因而误交朋友。
2、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在家中受到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当他们离开家人,独自在集体中去与人交往,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他们只是一味地要求被照顾,被给予,而不会主动地关心,照顾他人,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因此,在同学交往中轻则被冷落,重则被打击,受指责。可以说是家长的不放手,过分呵护造成孩子交友障碍。
除了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外,家人之间及家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孩子的交友状态。一个开明,热情,友善的家庭氛围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热心,善良的;对人霸道,不讲理,爱占小便宜的父母,孩子的交友也会不顺畅。因此,家长言行的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此外,家长对孩子交友关注不够全面,引导不够正确。调查中有不少家长对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并不了解,有的甚至说“不管他交什么朋友,只要不出事就好。”完全对孩子放任自流,
使得孩子随心所欲。在交友引导上更谈不上科学,有针对性,常听到家长说的是,“和成绩好的同学玩”这是片面认识,也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反感,抵触;还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别吃亏”,“别让别人占便宜”,也会使得孩子在交友中不容人,不受人接纳。
3、学校因素
“成人和成长”教育,学校的侧重点还是在“成才”上。学校更注重学业教育,关于学生交友,只要是不违反学校纪律,不严重影响学生成长,一般不作过多干涉。即便出了状况,也是班主任口头批评教育。学校缺乏有效,集中系统的交友心理辅导以及交友行为矫正,在这一领域的教育较模糊,漠视。
4、社会因素
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传播越来越迅猛,同学们虽身处校园,但也会通过报刊,传媒对社会上不良现象“耳濡目染”,尤其社会上提倡的交朋友就是为了钱,为了日后好办事,为了哥们义气,这些对同学们冲击不小,于是便纷纷效仿。在这种强大的意识灌输下,家长和老师的正面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
而近几年网络的普及也为同学们广泛交友提供便利,只是网络的虚伪性,隐蔽性造成朋友间不确定,不真诚,不安全,也是交友的又一大隐患。
关于中学生交友的建议
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交友?这是在调查中同学普通渴求解答的问题。我想除了自身之外,更多的是要靠老师,家长,学校共同教育和疏导。
怎样交朋友1、学校方面
建议学校应该开展好对中学生交友心理辅导教育。学校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朋友间应该有共同理想,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正确朋友观,又要结合学生交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辅导,并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广泛的示范教育,让学生或引以为戒或体会效仿。
作为老师,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对象,应以自身经历为范例,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引导。尤其我们的老师性格各异,风采独特,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起到示范教育。同时老师对学生的交友引导上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深入分析学生交友障碍的综合因素,深入
学生心灵,而不能以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孩子交友心理。
同时,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班集体尤为重要。让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交友动机,在融洽的交往中都获得满足。通过开展班级联谊活动,组织探讨友谊话题,表彰“互助,友爱,团结”的典型等,让同学们在行为上互相作用,性格上互相影响,感情上互相交流,认识上互相沟通。
总之学校应成为学生交友的乐园,及精神补给站。
2、家长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道路的设计者。因对孩子最为了解,所以在孩子成长每个阶段,应适时向孩子提出交友建议,为了孩子绘制友谊蓝图,分析不同的交友后果。
家长应重视自身行为对孩子的熏陶或影响。家长首先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其次要全面关心了解,掌握孩子交友的内容和心态,对于孩子出现的交友问题及时发现积极干预;接下来是耐心细致引导,并非一味要求,喝斥,以著名的友谊范例进行引导,注重孩子修养教育,同时应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帮助孩子分析
交友的成败得失。
家长应将对孩子学业上的绝对关注,分散到孩子的心态和人品上,而交友的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心态的稳定以及人品的塑造。家长的“有心”会为孩子的交友的顺畅把舵扬帆。
3、社会方面
现在全社会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而这其中一项就应该重视对青少年交友心理教育。一方面整治社会环境,消除不良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课外活动场所,如社区,街道创建图书室,活动中心,兴趣班等,让中学生在有益的活动中健康交友,与同龄人真诚交流。同时,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邀请专家,心理医生,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友讲座,心理辅导,也可协助学校,家庭对有交友问题的孩子进行跟踪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