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知己袁宏道 

  提起山水名作,世人多想起柳宗元永州八记。但我心中,却更为喜欢袁宏道之作品。觉得柳文表现了山水之貌,袁文表现了山水之态。柳文描绘了山水之形,袁文描绘了山水之趣。因此柳文可让人向往,袁文则让人沉醉。
  原因大概是心境的不同。柳宗元作为唐改革派一员,是有其政治上的见解与主张,渴望着在政坛上一展所长的。但最终被贬,虽然内心坦荡,可以豁达视之,终有些郁闷难解,山水于他,是排解的一种途径,是放纵的一种方式,因此多些幽然。
  而至袁宏道,因为政治上的高压,思想上的绀制使他视仕途更为一种牢笼,他希望一种个性的抒发与性灵的释放,天性的淡泊又使他与山水相契。如他所言,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他的所寄就是山水,那是他精神所托的一种方式。这样心境的不同,反映到文字上就有了不同的旨趣与风格。
  张岱说,菊花因陶渊明而无憾,那么山水则会因袁宏道而无憾。他是山水的知己,代山水立传,为景物描容,每一寸山水在他笔下都有不同的妙处,每一种景物在他眼中都有不同的乐趣。他放心于山水间,山水也对他敞开了心灵。最终山水因他文字而增,他因山水而更扬名。
只一个西湖,他第一次感觉是这样的:“山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首,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并且,他笔下的西湖,因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美:“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勤,与杏桃相次开放,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不说别处,只一个“不忍”二字,说明了作者对桃花的依恋之深,从侧面说明了桃花的美是如何的让人惊心动魄,连有名的雪梅都可弃之不观了。“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执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深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之美,在他笔下可谓尽矣。
  游览山水之美,一在心情,二在陪伴之人。心情以享受隐逸为好,心态要恬淡平和为要。陪伴之人应该为共好,如冰心论朋友所言情才趣俱备之人为上上之选。有这样的朋友相伴,平淡的山水也会多了几分快乐,不凡的山水更会多了分卓绝。柳宗元此二点要逊一些了。
  更何况,山水也不止是山水,在袁宏道的笔下,更有人性化的一面呢,如他写天目山:“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里。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多鲜迂曲,貌古者
则鲜妍不足,骨大者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正像说人一样呢,才高者多恣肆有怪癖,温柔敦厚的要少几分决断精明。他的文字都是这样,新奇清新,读起来饶有趣味。
  但能亲近山水的人要多几分怪廦,才可尽享那分投入的快乐,又要有几分超然,才无视众人讶异的目光。在<<游高粱桥记>>中,袁宏道说得十分明白:“跌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以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
  读至此处,心已随之而去,恨不能也如那三人枯坐树下以若痴禅者也。
追问,让课堂对话富有成效
——以《满井游记》的教学为例
王君
传统的师授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首当其冲被反思和矫正。取而代之的“对话”式教
学已经在课堂上蔚然成风。但是,在一线,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对话”的形式有了,但课堂的低效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其中最突出的乃是对话进行中教师的无作为——对话评价的单一,对话引导的乏力。这直接表现为教师追问意识的淡薄和追问能力的缺乏。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回答结束后的深入交流引导。它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进问题的纵深,攀向思维的新高。没有追问的对话其本质是教师教的缺位。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个平面上徘徊。学习的形式表面上是开放的,但其本质还是封闭的。
    成功的追问首先讲究教学契机的微观把握,其次讲究追问内容的艺术性:追问既要能够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又要能够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的效应。
    下面以《满井游记》中的教学追问为例说明。
  一、在失误之处追问
    师:如果说《小石潭记》作者以写“小”为美,《岳阳楼记》以写“大”为美,那么,同学们
认为《满井游记》以什么为美呢?
    (生自由朗读,独立思考)
    生:以“淡”为美,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春意还不是很浓。
    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江南的初春。北方的初春更淡雅更含蓄一些。
生:以“细”为美,作者写细’节很到位。
……
生:以“初”为美。
    师:我能够体味到你的意思,但是,“初”这个词语一般不单用,它多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用。你能够换一个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吗?
    生:新。
    师:好!:非常聪明!
    生:以“澈”为美。
    师:“澈”也不单用,我也能够体会你的感受,换一个词语,努力把“澈”的意思表达出来。
    生:净。
    师:好!春天是干干净净的春天,是清澈透明的春天。
    自评:学生的感悟有独到之处。但是表达上不准确。这里不适合大讲单音节词、多音节词的概念,教师稍加追问,提示学生用“替换法”来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成果。这样的追问,落实在基础知识,但肯定会作用于能力。
    二、在混沌之处追问
    (对于《小石潭记》以什么为美”的问题,学生先后说出了很多答案,比如:乐、劲、媚、喜、繁、静、闲、痴、和、意、纯、醒、变……)
    师:太多了,大家的归纳都很有特点,我们从任何一个词语探讨下去,都可能吃透文本。现在请同学们做个归纳,你觉得这些词语可以怎样分类?
    生:有的很抽象,有的很具体。比如“喜、痴、闲”等就比较抽象,而“静、媚、变”等就比较具体。
    生:有的是眼睛看到的,有的是心灵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它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形”,注重的是景物的描绘;一类是“情”,注重的是感情的抒发;一类是“神”,注重的是神韵的领悟。
    师:太有思想了,举例子说说。
    生:比如说“变…‘媚”就是景物的描绘,“喜…‘乐…‘痴”就是情感的抒发,而“淡…‘和”就是神韵的领悟了。
    师:你的分析已经涉及文学鉴赏的层次,真是太棒了!看来,同学们对文字感悟的角度和层面不一样。如果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走到文字深处。
    自评:这个教学片段让我难忘。学生选择的词语很多,形成了一个思维的“模糊场”,此刻,如果直入“主题”,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深入分析讨论也可以,但我总觉得这样委屈了大部分同学的“思想”。于是,临时决定“追问”——加上了这样一个“分类”的训练。此处的追问,梳理了课堂思维成果,廓清了懵懂迷糊之处,为进一步带领学生咀嚼文本打好了基础。这样的追问,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提升自我的思维层次,巧妙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在矛盾之处追问
    师:我看到同学们选择的词语中有两个是矛盾的,一个是“劲”,一个是“柔”。看看哪个词语更恰当?
    生:肯定是“柔”!证据很多。柔梢披风是柔,土膏微润是柔,鳞浪层层是柔,倩女碛面是柔,春天到了,一切都苏醒了,硬邦邦的多不美啊!
    师:好像很有道理?你怎么反驳?
    生:我说的这个“劲”不是硬邦邦的意思,而是有力量的意思。虽然表面看起来一切都是柔的,但你仔细感悟的话,就会感受到春天的力量。
    师:“春天的力量”?请结合文本阐述。
    生:比如“高柳夹堤”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望空阔”也不是柔吧,还有,“脱笼之鹄”也很有力量。
    柳宗元永州八记师: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确实让人感觉到这天鹅是很有力量的。
    生:冰皮虽然才“始”解,波虽然只是“乍”明,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春天的气息会越来越浓,春天的脚步会越来越近,越来越有力。
    师:通过文字调动了想象,用想象去印证。真好,你是在用心读书啊!
    生:还有悠然自得的“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都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生:人也是这样,他们的穿着、出游方式都让人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师:哦,看来,分歧就在于刚才前面同学的分类,一个是感其形,一个是悟其神。请背诵一下朱自清《春》的最后几个排比段。
    (生背诵)
    师:有什么启示?
    生:春天给我们的感觉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是温柔的,又是刚强的;既是单纯的,又是成熟的。
    师:既是柔的,又是劲的,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去体会感走进课堂悟了。
    自评:学生对文本的初感丰富多彩,教师如何选择呢?这首先关系到训练角度的问题。对深入研读文本有利的,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帮助的,应该是教师追问的首选内容。在这个片段中,我选择了两个相悖的词语进行追问,以此引发辩论,把课堂讨论引向纵深。
    四、在薄弱之处追问
    师:我很欣赏一个同学所说的以“新”为美,举例子咀嚼咀嚼。
    生:“于时冰皮始解”一句就表现出了新。
    师:这是笼统地说,不叫咀嚼,细细地品品。
    生:冰皮才开始解冻,是新。波才刚刚开始明亮,是新。
    师:这些表面上就可以看出来,请深入下去,感悟文字表层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