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柳宗元
一、语用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素重友情,将春秋佳日登山临水的称为“逸友”,的称为“雅友”,将直方规谏的称为“诤友”,将品德端正的称为“畏友”,将处事正义的称为“义友”,而那些可以共生死的刎颈之交呢?那就是不可多得的为人所艳称的“死友”了。柳宗元贬到楚之南这荒州远郡,故交零落,消息闭塞,,也没有即发即至的电传,只有一条和岁月一样悠悠的古驿道,姗姗来迟的新闻早已成了泛黄的旧闻。既没有作家协会,更没有现今名目繁多的种种学术团体,他的诗文只能发表在纸上,供自己长夜反复吟哦。所幸的是,不久之后陆续来了一些贬官流人,,使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沙龙”,其中有南承嗣、元克己、吴武陵、李幼清和终生不仕的白衣卿相娄图南。()。今日的读书人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给柳宗元带来冬日的温暖,夏日的清凉,他们陪柳宗元登山临水,催生了一代文宗一记而再记的文章。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一起饮酒赋诗,臧否人物,纵论国事家事天下事
B.他们一起纵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臧否人物,饮酒赋诗
C.他们一起饮酒赋诗,臧否人物,纵论家事国事天下事
D.他们一起纵论国事家事天下事,饮酒赋诗,臧否人物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清供》的第七篇——《苇岸泊舟》是从南宋画家马远的一幅《独钓寒江图》开始的。当独钓寒江四个字我的视野时,脑海里马上便了柳宗元的这首《江雪》!
记得以前读到这首绝句时,自以为是的将独钓寒江雪蓑笠翁视为敢于与天地相争的形象。我的理由是,天寒地冻的日子,原本是钓不到鱼的,但蓑笠翁就是要在这样的日子里钓鱼,他就是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以为,柳宗元在经历政治上的失意后,为了表达心里
的不满,故而做出这种怪异的举动。
现在想来,未免幼稚可笑!柳宗元不是渔夫,()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为了排遣心中的失落与苦闷,游历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尽管有《始得西山宴游记》这样的试图将自己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意图的表达,然而,彻底地释放心中的苦闷是很难做到的。《江雪》这首小诗,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天地莽莽,周遭皑皑,在这样一个没有人烟,极度安静的环境下,只有一舟、一翁、一鱼竿。诗人为自己创设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清净世界,在这个清净世界里,绝世独立的渔翁正是诗人自己孤高形象的化身。官场的倾轧让他,他想要一个可以躲避的清净世界;尘世的纷扰令他身心俱疲,他想要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场所。独钓寒江,钓的不是鱼,而是一份清净,一份悠然,一份自由和一份寂寞。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跃入闪出桀骜不驯遍体鳞伤
B.跃入呈现放浪形骸遍体鳞伤
C.进入闪出放浪形骸百孔千疮
D.进入呈现桀骜不驯百孔千疮
4.下列填入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虽然泛舟垂纶,但目的绝不是为了钓到鱼,既然钓的不是鱼,那当然是另有所图了。
B.虽然他泛舟垂纶,但目的绝不是为了钓到鱼,既然钓的不是鱼,那必然是另有所图了。
C.钓的既然不是鱼,那当然是另有所图了,虽然他泛舟垂纶,但目的绝不是为了钓到鱼。
D.钓的既然不是鱼,那必然是另有所图了,他虽然泛舟垂纶,但目的绝不是为了钓到鱼。
5.根据第三段,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概括柳宗元创作《江雪》的目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①柑为橘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领》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之句。③木奴:指柑橘的果实;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作宅,种柑橘千株,他临死时叮嘱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一二句点题,首句写种柑,点出种柑的数目,第二句写种柑时的情景,“春来”与诗人由“怜”写起,“城隅”点明时令和地点。
B.诗人由“伶”写起,到“几岁开花”的盼望,再到“何人摘实”隐含的淡淡伤感,对柑橘的情
感经历了一波三折。
C.颈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一个“闻”字把柑橘树开花似“喷雪”与花香四溢一笔写出,渲染出热闹的氛围。
D.尾联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实际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甘树成林。
7.诗人在颔联用《橘颂》及“木奴”这两个典故的用意何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衡阳移桂十余本植零陵①所住精舍(节选)
柳宗元
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
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
道旁且不愿,岑岭况悠邈。
倾筐壅故壤,栖息期鸾驚
【注】①零陵:地名,在今湖南,属永州。当年柳宗元曾被贬于此长达十年之久。②离披:散乱的样子,为杂草所包围。③壅:把土培在植物的根上。④鸾驚:鸾鸟与鬻驚,皆凤属。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十余本”是十余棵,全诗写了诗人得到桂树、移植到住所的过程。
B.诗的第一句,用“离披”写桂树衰残凋敝,交代下文“困”与“摧剥”的原因。
C.第二句中的“欣”字,与上一句形成转折,写因为桂树干盈握而感到欣喜。
D.五、六句中“且”和“况”字前后呼应,构成递进关系,表达的情绪加深。
9.高文《柳宗元选注》评此诗“亦桂亦己,桂中有己在”,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
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B.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C.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D.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是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作墓志铭一般当称死者的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直接称柳宗元的字“子厚”。
B.“皇考”,皇,大、美好之意;考,文中称已故的父亲。皇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美称。
C.“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古代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每一甲的第一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D.“拜”是古人恭敬的礼节方式,也指授予官职、任命等。“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也用于称呼父母长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自幼聪慧超凡,才能出众。年纪轻轻就考取博士,发表议论旁征博引,贯通古今,滔滔不绝,常常能让在座之人折服。
B.柳宗元治政有方,深受百姓信赖。为政柳州时,制订政令,想方设法让特别穷困无力赎取的人用工钱抵消债务,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C.柳宗元为人善良,气节高尚。当得知刘禹锡被派到不宜人居的播州任刺史时,亲自到朝廷请求允许自己与禹锡互换,皇帝被他的行为感动。
D.柳宗元宦海沉浮,怀才不遇,政治生涯令人叹息。但韩愈却认为,或许就是柳宗元长久被贬谪的境遇,反而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事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2)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柳侯祠
余秋雨
客寓柳州,住舍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孤伤。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廊。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都已漫漶不可辩识。由此想到,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道,也已截截枯朽。时值清晨,祠中寥无一人,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
柳宗元永州八记
柳宗元是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的。他的被贬,还在十年之前,贬放地是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