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柳宗元《石渠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宗元《石渠记》原文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生财回去翳隠,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惜其未尝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谋之以求极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柳宗元《石渠记》注解
    、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
    2、桥:架桥。
    3、幽幽然:流水幽静的样子。
柳宗元永州八记    4、乍:连词,或者。
    5、或:有时。
    6、咫(zhǐ)尺:比喻很将近的距离,古代表示八寸为咫。
    7、倍尺:二尺。
    8、逾:越过。
    9、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
    0、被:通在“披新”,全面覆盖。
    、藓:苔藓。
    2、坠:落下,流。
    3、纡(yū)馀: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
    4、卒:最终
    5、箭:小竹。
    6、庥(xiū):同“休”,歇息。
    7、酾(shī):分流,疏导。
    8、遗:还给
    9、蠲(juān):古同“涓”,清洁。
    柳宗元《石渠记》译者
    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就有二尺宽,它的长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
个石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斜着看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树梢,悦耳的声音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我追随柳州太守辨认出它的,卷起忧郁的密林和腐坏的朽木,挖掘和堵塞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付之一炬,石渠里的渠水便英语会话。可是从来都没写下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佩列莫加下来,还给匠人,书写在潭南面的石头上,协助以后偏好游历的人能较难地看见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蠲渠疏通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柳宗元《石渠记》赏析
    《石渠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山水游记的散文,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2年)。文章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表达了作者探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以抒发胸中积郁之气的感情。
    这篇文章能斯脱《袁家渴记》,下启《石涧记》,就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筹钱写景抒写作者仕途不得志的忧伤之情。
    作者所写的石渠在袁家渴西南不到一百步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在它上面架了一座桥。“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句,从视觉上描绘了泉水细徽轻缓流动的样子,从听觉上描摹了它忽大忽小的鸣声,突出了石渠泉水的特点,石渠有的地方宽不到一尺,有的地方两尺来宽,长度大约十来步(古时一步五尺)。它的水流碰到大石,就从石下潜流出来。一个“伏”字,进一步突出了渠水“幽幽然”的特点。接着写渠水的流向及渠上的景:过了大石,
前边有石泓。石泓是比石渠水深的石洼。它的上面覆盖着菖蒲,四周环绕着苔藓,泉水折向西流去,旁边的水落入岩石下。北面堕入小潭中。潭的面积小不足百尺,潭水清而深、有许多白条鱼在水中游动。后又向北弯弯曲曲地流去,看起来好像没有尽头,然而终干流入渴中。它的旁边都是形态怪异的石头,诡怪的树木,奇异的草儿,美好的嫩竹,这里,人们可以并排坐下来休息,这一段描写,语言简洁,把“睨若无穷”的曲折的泉水写得一目了然,渠上的风光只用几个字就写出了特,作者着重描写了石渠的风:它摇动着那些树木,花草、竹子的梢头,发出的声音在山谷里响动。眼看着它们已经静静地不动了,可它们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却方才在远处回响。视觉上是“静”,听觉上却是“远”,构成了十分奇妙的意境。拿这篇的风同《袁家揭记》中的风比较,它们的“个性”特点是十分鲜明的:一个是“静远”,一个是“骇动”,这反映了作者善于细致观察自然、善于抓住其特点,并且用贴切的语言来再现它们。柳宗元的游记的确匠心独具,有其特殊的风格。
    第二段写作者从州牧那里获得石渠予以整治的情况:把枯草朽木归敛成堆然后去除,堵塞渠道,去除阻塞的土石,把已经堆积起来的枯草朽木付之一炬,渠道既已堵塞就灌满了清泉。可是还没有人传布它,所以作者才完善地记下它周围所有的景物,还给那些钟爱山水的人,并把这些书写在石渠的北面,并使以后热心此事的人易于获得。这段记事简明扼要。文
中一个“惜”字,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可以这样认知:既就是“惜”石渠之未尝传,也就是惜自己的怀才不遇。
    最后一段记下整修的时间:元和七年正月八日整修到大石边。十月十九日,走过大石发现了石泓小潭,至此石渠的美景才算到了尽头。这篇文章文字简洁,用词精炼确切,独具特。
    柳宗元的诗词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