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羲农去我久》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饮酒·羲农去我久》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饮酒·羲农去我久》是陶渊明的作品。此诗为第20首,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
  作品原文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2)。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3)。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4)。
  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5)。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6)。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7)。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8)。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9)。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0)。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
  作品注释
  (1)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
  (2)羲农:指伏羲氏、神衣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3)汲汲(jí级):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4)凤鸟虽不至: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盛世。《论语·于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暂得新: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5)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绰):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dài代):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6)这两句指秦始皇焚书事。(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奏书:“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诸守、尉杂烧之。”
饮酒赏析  (7)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8)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近。
  (9)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所问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
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10)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陶渊明自己所戴的漉(lù,过滤)酒巾。《宋书·隐逸传》载,渊明“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1(1)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作品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酒巾。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创作背景
  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他想当朝廷的王,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