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 同步卷2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对《饮酒》(其五)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本诗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透过平淡质朴的诗句,仿佛看到诗人宁静澄明的心境。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住处的繁华,所谓“车马”,其实是达官贵人的代名词。   
D.诗中结句中的“真意”是什么,诗人感受到了,但没有道明,留待读者去体悟,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2.下列对《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早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B.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像。   
C.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D.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3.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C.“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B.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人称“杜少陵”“杜工部”,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   
D.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5.对《饮酒》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二.填空题(共2小题)
6.学习李清照的《渔家傲》,解释下列词语
(1)星河:     
(2)殷勤:     
(3)报:     
(4)嗟:     
(5)谩:     
(6)蓬舟:     
7.根据下面提供的上联,拟一条下联
昔日范仲淹忧乐关乎天下,     
三.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8.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赤壁
饮酒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甲诗作者为      代诗人      。乙词作者为一代著名词人      
(2)下列对诗词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热闹的练兵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B.(热闹的练兵场上),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C.(两军对垒的战场上),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D.(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3)下面对古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是作者经过当年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作。
B.甲诗后两句强调周瑜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偶然取胜,含蓄表明机遇垂青的重要。
C.乙词在梦境中回忆军营餐肉、演奏军乐、沙场点兵等三个昔日军旅生活片段。
D.乙词虚实结合,上片描写,下片抒情,符合词作常规写法,是词作中的经典。
(4)甲乙两首词中都有一个英雄的身影。甲诗中,作者除慨叹“东风”成就了周瑜英雄之名,也暗含了对自己的      的意味;乙词最后“可怜”一句,道尽了词人      的英雄之悲。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春望》,回答问题。
(1)品析下列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首联即扣住“望”字,所望之景“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C.诗歌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
D.尾联写诗人“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这种愁情皆因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诗人忧愤难解。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大自然的花香是借助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人的嗅觉,困而空气的物理属性(例如“温度”)对花香的传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说,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园林工作者多有这样的体验:当气温较高时,随处都可闻到花香,而且香气较浓;而当气温较低时,则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闻到花香,香气也比较淡。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易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所谓的香气浓淡,不过是进入人鼻孔中芳香
油分子的多少罢了。实验证明,当其他环境因素(如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关。
在低温无风的天气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小,由花朵扩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围,远离花朵处,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较小,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只有靠近花朵,才能闻到花香。而在阳光艳丽、大气温暖甚至炎热之时,一方面,较高的气温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其扩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热辐射后,近地层空气很快增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又来补充,循环气流不断将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带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减小,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花的香气更浓,扩散得也更远,产生出花香浓郁、香气袭人的感觉。
正是因为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浓淡来判断气温的高低。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现在看来,也颇有些科学依据。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有人对本文提出质疑:如果气温越高,花香越浓,那么为什么早晚气温比中午低,我们反而觉得花香更浓些呢?请用第段提供的知识来解释。
(3)“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一句中“不断”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4)根据第段内容解释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科学道理。
26 诗词五首 同步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对《饮酒》(其五)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本诗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透过平淡质朴的诗句,仿佛看到诗人宁静澄明的心境。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住处的繁华,所谓“车马”,其实是达官贵人的代名词。   
D.诗中结句中的“真意”是什么,诗人感受到了,但没有道明,留待读者去体悟,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分析】《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