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专题训练-------联想与感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亭前垂柳待春风
胡烟
往年临近小寒时节,总躲着寒冷,兀自在暖烘烘的房间里捧一杯红茶翻看闲书,又或者,邀几位好友吃火锅,围炉夜话。赏雪的兴致,是不大有的。谁知今年,格外想看雪景,却左右等不来雪。今日没有风,午后游陶然亭公园,见水面上,不,应该是冰面上,凉亭一座座,疏落有致,想象着,雪中亭子,该是绝有一番看头的。如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所言:“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地间的禅意,就那样从杭州的湖心亭发散开来,成为经典。
上一次游陶然亭公园,还是五月,月季满园香扑鼻,赏月季的人也满园。如今,草木尽枯,只剩下一丛丛竹还留有翠。亭,便是绝对的主角。建筑之美,匠心之美,浓缩为一方方亭,浓郁的人文情怀,就在寒冬里,流淌于园林之中。
从陶然亭北门进入,正对着的是一座土山,拾级而上有亭,亭上有匾,黄苗子先生手书篆体“窑台”二字。“窑台”之名有来历。据记载,明朝皇帝朱棣迁都到北京,设立了五个工厂,分别是方砖厂、亮瓦厂、细瓦厂、琉璃厂和黑窑厂,当初这片区域便是黑窑厂所在地。明朝末年,在高处修建了窑庙供奉窑神,所以称窑台。
窑台茶馆古古香,正在营业,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院落。院内有茶座,登高饮茶,可俯瞰湖面景,别有风致。可惜这个时节,窑台茶馆的户外茶座冷清着,大约只能等到来年春夏才会热闹起来。想起某年冬,我与友人在杭州西湖边的咏柳阁赏景喝茶,也是高处,满眼江南风韵,树木是湿漉漉的浓绿,与眼前这北方冬季的爽阔截然不同。茶楼门口拉二胡唱京戏的大爷,精气神儿十足,便是给这番京城气象定了调门的。
下了窑台,便开始亲近偌大的湖和次第出现的亭。
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有深意,被称作园林之眼。山水之间,有了亭,便意味着有了人迹,有了自然与人文相交汇的神气。亭,又象征漫漫羁旅中的停顿、休憩。途中一亭,可歇脚,可眺远,宽慰人心。诗词歌赋中,有关亭的意象太多了。尤其文人画,山水雅集,少不了亭。想起“扬州八怪”的金农,他有一幅画,耐人寻味又振奋人心,画满塘碧绿的莲
叶,中央一茅草亭,亭中有一榻,一人高卧其上酣然大睡,题曰:“风来四面卧当中。”真是把“亭”的清凉之意画绝了。
陶然亭公园中的华夏名亭园,顾名思义,集中了全国最有特的亭。大部分亭的原型,我是见过的。行走其间,像是穿梭于时空的隧道,穿起了往日行走的记忆。兰亭让我想起绍兴,那个春雨飘洒的日子,我在鹅池边默诵《兰亭序》,畅想曲水流觞的画面,归来后又在唐伯虎的《兰亭雅集图卷》、文徵明的《兰亭修禊图》和傅抱石的《兰亭图》中,对照自己的想象。百坡亭让我想起眉山,与一文友同游三苏祠,竹林幽幽,亭小水阔,在百坡亭中静观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像,对苏东坡的人格和才学默默顶礼。二泉亭将我的记忆引向惠山。三年前游览无锡惠山,半路下起瓢泼大雨,我和朋友狼狈不已,还没来得及领略被茶圣陆羽称作“天下第二泉”的魅力,便匆匆跑出来避雨。坐在景区门前的茶馆里吃阳春面,喝绿茶。等了两个小时,雨仍不停。只好作罢。如今,站在二泉亭旁,恍兮惚兮,格外觉得亲切。
纪念欧阳修的醉翁亭,纪念屈原的独醒亭……一座亭即是一个人。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人格,竟然通过一个叫做“亭”的建筑,在天地间散发魅力,含蓄地讲述世道沧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高妙的中国智慧。
说回赏雪,陶然亭公园中最适合在雪景中远观的亭子,该是灵巧的吹台亭。吹台亭的原型在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一方亭,名“吹台”。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吹台亭为重檐四方亭,斗角黄墙,临湖三面皆开圆月门。站在亭中远望,一面荷塘假山,一面水波涟漪,一面与兰亭对望。下雪的时候,登临南面的清音阁,向吹台亭远望,雪白浑然,唯露四角像是淡淡墨痕,衬以残荷雪意,一定有雅趣。吹台亭本身很擅长借景,但殊不知自己本身成为别人眼中绝佳的风景。
除了各种风格的亭,湖岸的柳树也让我动容。柔美的垂柳,此时只余干干的枝条,在寒风中微微摆动。但它柔中带韧,不是能轻易扯得断的,蕴藏着生机勃发的力量,像是书法和绘画中的线条。这样的线条,最考验笔力。记得齐白石老人在《一白高天下》中,画雪中柳,仿佛可以感受到雪压在枝条上的重量。而在《牧牛图》中,绵绵长长的柳枝,质朴生动,又传递了深深的乡愁,堪称神来之笔。我猜,白石老人一定对柳树作过细致的观察。陶然亭的柳,也让我想到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祭侄文稿》,线条柔中带韧,深沉的质感,传递凝涩的情绪和沧桑的痛,直击人的心灵。
冬至之后,开始数九,从一九数到九九。从天寒地冻,数到春意满庭。陶然亭公园归来,
我觉得,天地那么广阔,每一个时节都不可辜负。冬天里,不仅需要蜗居,也需要出门走走,就在身边不远处,便可以与古人相会,领略古诗词中的意象之美,与历史上闪光的人格对话。何乐而不为呢!
(有删改)
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用了大量篇幅写作者的联想与感受,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
石英
说起古镇,人们往往想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市列珠玑不哗,名宅深深几许,篷船桨声咿呀”。
其实,北方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也极其丰厚,建筑素以博大厚重见长。只是由于战事频仍,古迹名胜包括城镇建筑破坏甚烈。所幸的是,在一些稍为偏僻
之处,还有一些原汁原味、尚未来得及修葺、绝非风行一时的假古迹可比的历史遗存。
那是在冀西蔚县参加一次作品研讨会之后,我们游览了冀晋两省交界处的古镇西古堡。下午西行数十里抵达西古堡关门。关门朝西谅是无误的,但居于城池什么部位,以我的感觉大致在西南部。不过它还只是瓮城的关门,进去之后是一圆形小广场,周围皆为壁立厚墙,可谓水泄不通,外有牌子说明瓮城的特殊作用,关门是也。真正的“城门”坐北朝南,进门后即为古镇的市街,虽不甚宽,但严整。看得出,当年两侧市肆井然。从门窗格局和砖瓦形状上判断,当以明代建筑为多。房舍一般不算太高,但敦厚结实,且造型亦有变化。总的调是暗灰,漫长的时光抽走了鲜亮,无情的风雨却无意间铭刻上无年份的印证。愈往深处探进,愈能发现它作为古镇古堡的价值。明朝时,这一带已属边隘,北方的瓦剌等部落经常侵扰攻击边地平民,当局在这一带设关筑堡,地方民众也乐于参与,以保卫商旅百业及平民生活。
中轴线通衢大街被横街拦腰切断,我估计横街上多以住户为主,而市肆店坊为辅。我们看了几户典型院落,果然都是明朝中后期的建筑,有的房檐和瓦垄破坏严重,有的椽木近于朽腐,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不适当加以修整,但大都能做到“修旧如旧”。在几户敞着的门前,
游记散文三五位妇女在编织此地传统的工艺活计,有的是蝈蝈笼,有的是饰物之类,都做得很精巧,手头异常麻利。她们带着淳朴的笑容,虽希望来客赏识她们的产品,却绝不像时下一些旅游点的卖主们,死气白赖地纠缠。我问她们是否这里的老住户,答曰:“几百年了,老辈就在这儿。”那么,是古堡兵丁的后代?还是都司、守备们的后裔?
再往前走,有两处建筑最引我注意。一是一处五进院落,旁侧还有一拉溜的仓廪堆栈般的厢房。因古镇当时地处东西南北要冲,江南绿茶、山西煤炭来往贩运均自此经过。这西古堡也不总是刁斗金戈,厮杀竟月,也有算盘拨拉,彻夜声声;不仅有甲胄在身,血染战袍,也有长衫马褂,恭喜发财。还有一处建筑是保存完好、气派恢宏的戏楼。它不禁使我想起我故乡县城西阁外的戏楼——它始建于明隆庆年间,清嘉庆年间重修,每年正月和五月端午必演数日“大戏”,我幼时就是在父亲肩头上开始接触京戏的。但在1945年间却无端被拆掉。想不到六十年过后,在比较偏僻的冀西一隅,无意中寻到几乎是同一规格的戏楼!
在堡城靠北的左首,一处大四合院是本镇的办公机构。只见院内地砖缝隙和厚重房舍的瓦垅上,皆有青绿的杂草丛生,这真是一种别致的情景,像是有意保持年深日久“原汁原味”
的感觉。我只有一点也许是多余的担心:似此常年居于蒿莱之中,是否会减损古建筑的寿命?
出城时,我沿着南北主干通衢南行,自度全城居民纵在当时也应以千计,除了守城兵员及其家属,大小户平民在敌寇兵临城下时恐也不会安之若素,势必形成全体护城抗敌的局面。那么,数百年间,也必会演出一幕幕悲情壮烈和退敌共庆的真实故事。城小,弹丸之地是其弱势,但转化为金刚钻更为齐心,便于组织调度又成为一种强势。假如我生在当时,倒乐于成为这堡城不屈抗争的一员。
接近关门时,遇一村姑,虽不白皙,但眉眼俊朴;衣着虽欠时尚,却也干净合体。她显然看出我们是外来者,遂大方爽快地做了指点:“你们登上城墙,可以看到全城。”我们几个人依言攀上关门左侧残破的城垣,举目扇扫全城,果然在青苍中微含迷蒙,栉比中又有起伏。很静,静得使人稍觉肃穆。再向瓮城下看,刚才那位村姑还在向我们轻轻挥手。不知怎么,恍然间我觉得她是一个古时小女子,有那时的心地,那时的情态……
走出瓮城关门,一阵西南风吹来,风中夹杂一股农家积肥的气味,同时伴有蠓虫在脸上头上碰扰。这使我想起此地毕竟不是江南古镇,彼地更为清雅些,而这里粗犷且欠修饰。极
可能的情况是:江南古镇更多是仕宦与商贾的遗风,而这里则有较多的农耕社会的残留,有些地方不够讲究,却很真实。两种心情交错,我也是矛盾的。但得承认,品此古镇风味,像喝了老白干酒,强烈地冲激着我:不能不写出对它的种种感觉,竟先于江南古镇动笔。为什么,我也说不大清。
(有删改)
2.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用了大量篇幅写作者的联想与感受,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观大伾山有感
侯发山
2015年初秋的一天,在浚县挚友、作家马金章兄的陪同下,我游览了大伾山。
来到山脚下,山门上的对联一下子攫取了我的心,使我对大伾山顿生敬畏之感。“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幻迹;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横额题“青坛
紫府”。“青坛”,即青坛山。相传,东汉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时经过大伾山,在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谥大伾山为青坛山。“紫府”,指神仙所居之处。呵呵,能到神仙居所游览一遭,确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们一行数人一边登山,一边聆听马金章兄的讲解。马金章兄不愧是当地文化名人,讲起大伾山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大伾山是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尚书·禹贡》载:“东过洛汭,至于大伾。”相传大禹治水时到过大伾山,历代称为“禹贡名山”。从那些摩崖石刻(题记)中可以看出,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览胜者代不乏人,他们多赋诗留言,刻碑勒石,抒发“登大伾,俯大河,怀大禹”的感慨豪情,其中以唐代的洪经伦题记和明代的王铎书法最为有名。看到那些在石刻前驻足观赏、留影的游客,马金章兄自豪地说:“大伾山石刻,从唐代至明清时期共遗存460多处,因此,以欣赏大伾山摩崖石刻,鉴赏其书法、艺术价值为主题的‘大伾山摩崖石刻风情游’越来越火。”我也不甘寂寞,在一块“愿读尽天下有用书”的石刻前留影,以此告诫自己要多读书,读好书。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大伾山的大石佛。大石佛,古称大佛岩,倚山凿就,高与崖齐,整躯为岩石,为明代成化十年(1474)雕刻。大石佛结跏趺坐,面方颊圆,略呈梯形,形似弥勒
佛像。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两肩立挺,脖颈较长,有三道肉领。左手抚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肘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因胸部残破,衣纹不清,似是双襟直垂……大石佛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以中国最早、北方最大而著称于世。随同的马金章兄解释说,古时,黄河流于其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山上寺庙洞阁棋布,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阳明书院、吕祖祠、禹王庙、张仙洞等建筑,皆各有其妙,为大伾山增光添彩。站在古柏环绕的古庙前,使人如入仙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