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 文学体裁名。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巴金《光明·好人》:我动身回国的时候, 穆东先生 还把他自己珍爱的一本绝版的游记送给我。杨朔<海市>小序》:这本集子所收起来的主要是我近年来写的一些散文特写,有游记,有人物特写,也有文学杂记一类东西。
2. 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杨名时<徐霞客游记>序》:大抵 霞客 之记,皆据景直书,不惮委悉烦密,非有意於描摹点缀,托兴抒怀,与古人游记争文章之工也。 林纾<慎宜轩文集>序》: 桐城之嫡传者,惟 上元 梅曾亮,顾其山水游记,则微肖 柳州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写旅游的作文。也就是对一次出行、览、参观……
等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彩的,如郦道元的《
》;有带抒情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在现当代文学中,游记被赋予了历史与人文内涵,其中以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韩晗的《大国小城》最为代表。
编辑本段游记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
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的记录,没有,也就不会有游记
 
 
游褒禅山记
线索
  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
主体
  主体指的是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
写景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
地点和时间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和时间先后,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编辑本段途径
  写作途径有两条,多看和多写。正如欧阳修所说:作文无它术,唯勤
 
欧阳修
读书多为之自工。
一、多看
  包括阅读和阅历。
  (一)阅读。这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读他人的书,有的称为读死书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编竹简的牛筋断了多次。杜甫读书破万卷,这才游记散文下笔如有神
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处若忘,行若思。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和前提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够开阔思路,积累材料,掌握写作规律,丰富语言词汇。但是,这种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一般来说,阅读越多对于写作的作用越大。多是无限的,但是以写为目的。
  阅读的内容,一是阅读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书籍。二是阅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文理兼通,尤其是阅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三是阅读写作方面的书籍,揣摩名家的方法技巧。
  阅读方式一是泛览。还可以称为博览,略读,通读,赏读等。陶渊明正是这样做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也是观其大略。阅读时候往往采用速读法,或者称跳读法。巴尔扎克在《路易·拉别尔》一书中描写了这种阅读法:他的目光一下子能抓住七八行,而且他的智力理解意义的速度是与眼睛的速度相等的,往往是一个唯一的词便能使他掌握全句的意义。二是精读。还可以称为攻读,研读,熟读。这是带着清醒的抽象思维的意识去阅读,以理解掌握书籍的内容。有的人还发展为抄读和诵读。尤其是诵读,可以说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
  (二)阅历。人们称为读活书,是读自己的书鲁迅先生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阅历是写作的根本途径。写的都是个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古人常常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实际上是一生经历中的观察体验。观察是对事物外在形态及其所处环境从总体到局部的视觉运动。而体验则是自身在现实生活处境中的独特感受和发现。从记叙文体来说,观察成分多的文章多是报告文学一类的新闻或者应用文,注重认识的反映论。不少偏重于题材新颖的小说实际上是这样的。而体验成分多的文章,向内心深处开掘,能够写出灵魂深处的东西,情绪气氛沉浸笼罩全篇。不管怎么说,阅历都是写作的根本的途径。
二、多写
  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说: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写到手指头断了为止。(人生大事不就是写得干净漂亮嘛!)有志于写作的人,都应该多写多练。
  多写是写好的关键。要把写作当作生活中的乐事,随意地写,不要总是绞尽脑汁。写作是学习写作理论的目的和归宿。正如古人所说: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多作自好,写得少是一种通病。当然,不能盲目多作,要和现有水平的突破结合起来。可以说,一个人的写作水
平有这样三道关:顺畅关,发表关,风格关。一旦突破某一个关口,就不会倒退回去。多作还要和争取发表实用结合起来。
  提倡模仿。模仿是写作教学的必经阶段。对模仿这种方法的确认,来自于长期的思考和反复的实践。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模仿来写作。人尽皆知,学习绘画要求临摹,学习书法要求临帖。不管是学习国画还是学习西方画的创作,都要求学生首先把所有的绘画名作用心阅读一遍,然后还一定要精心地临摹相当数量的名作。自古至今, 模仿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特别是不少大作家都是这样。汉代杨雄以善于模仿出名。他的著作中《太玄经》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诗赋模仿司马相如的作品。小小的王勃模仿瘐信的诗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写出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中国古典四大小说都有比较清楚的模仿的著作或者底本。《红楼梦》模仿了《金瓶梅》。《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有历代传下来的神话或者话本。郭沫若的诗歌模仿了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诗人的诗歌。他还爽快地说: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鲁迅的小说模仿了东欧的一些小说,据说在他的26篇小说中就有16篇属于模仿之作,最明显的是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记》就和果戈里的一篇小说同名。巴尔扎克《高老头》,据人们研究,模仿了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中的父女关系发展线
索。文学传统中伟大的作家都不排斥模仿,我们更没有理由自负高傲地反对模仿。
编辑本段过程
  写作过程有:构思阶段、成文发表阶段。
构思阶段:
  作者的思想修养,最终决定着写作人才层次的高低,体现在文章的主题以及其它思想内容的层次高低上。思想修养,是古人所说道德,这是文心的功夫,极为重要――文章的价值最终要看它的高低。阅历,这是任何文章写作的最根本的途径。人们称为读活书,读自己的书。对社会和自身所处社会组织的观察和体验,是一切写作的根本途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阅读能够开阔思路,积累资料,掌握写作规律,丰富语言词汇。在生命动态的运作中融汇着上述的一切,形成了惯性,也就是技巧。写作主体在以上四个方面都站在较高层次之上,就成为写作人才。构思是写作活动的中心环节,叫法不同,有创意、意念、灵感、主意、点子、计谋等。
成文发表阶段:
  定稿,是文章写作阶段最后一道工艺性程序,是文章发表前的成品检验。定稿后,文章就要脱离写作主体,承担社会使命,进入社会发展的大系统。而作者,往往产生愉悦轻松的感觉,有的还交织着担心甚至失败感。无论如何,作者都应重视文章最后完成阶段,否则前功尽弃,不能发表。定稿,就是指讲究文面。文面,是文章的外表, 是文章的视觉化,是由行款格式、文字书写(包括标点书写)等所组成的。文面是文章内容的直接表现,首先要求准确地表现内容。定稿受到规范化理性的制约,既要符合语法、文字书写等要求,又要符合编辑及他人的要求。这就更需要强调认真严谨。犹如美容师,为创造的生命美化外表,增添神彩风姿。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经3
 
徐霞客游记
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马可波罗游记
  相传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出身于1254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他也是欧洲当时著名的旅行家、商人。在17岁时他跟随了自己的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著出《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他在东方国家-中国的旅途见闻,激起了很多欧洲人对东方中国的向往。
  游记共分四卷,在游记的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在书中有很大部分都是关于亚洲的记录,书中大多重点内容是关于当时中国元朝的游记记录,因为他在中国停留时间最长,足迹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