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XX中学 XX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
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今属河南)。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 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 山,写了这篇文章。
二、解读文题
(一)石钟山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素有“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 ”之称。它 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 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写过游览石钟山的诗文。
(二)记
古代散文中重要的散文题体裁,大都用来记叙行踪、描写景物、述说琐事、寄托情思等。 如:归有光《项脊轩记》、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 记》、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 山水游记散文
《石钟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到了唐代,经过元结、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 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 的新风格。
三、整体感知
问题:作为一篇游记,文章如何安排行文脉络?
明确:第一 自然段为“石钟山 ”得名之疑;第二自然段为“石钟山 ”探名之旅; 第三
自然段为“石钟山 ”探名之得。
四、课文研读
(一)“石钟山 ”得名之疑
首先朗读第一段,解决第一段重点文言现象。其次疏通第一段文段文意,小结第一段内
容为:石钟山得名之疑。第三,对石钟山得名之疑进行研读分析。
问题一: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 呢?
明确:
人物 | 得名由来 | 作者态度 | 作者依据 |
郦道元 | “水石相搏 ”说 | 人常疑之 |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李勃 | “扣石发声 ”说 | 余尤疑之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
问题二:对两种学说,作者都怀疑均疑。那么“人常疑之 ”与“余尤疑之 ”可以互换吗?
明确:不可以。一是“人 ”和“余 ”的区别。人常疑之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 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属于人疑我未必疑。余尤疑之的余字, 就明确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我尤对此生疑。二是“常 ”和“尤 ”的区别。“尤 ”比“常 ” 的语气重,这就强调了作者对李说的怀疑。两句简单的表达,彰显了苏轼彰显不囿定论的质 疑精神,谨慎表态的求实精神。
(二)“石钟山 ”探名之旅
首先朗读第二段,解决第二段重点文言现象。其次疏通第二段文段文意,小结第一段内 容为:石钟山得名之疑。第三,对“石钟山 ”探名之旅进行研读分析。
问题一:作者为何记叙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之事?
明确:是对前文“扣而聆之 ”的照应,说明李勃的“扣石发声 ”说深入人心,具备一定 影响力;而“余固笑而不信 ”也,进一步表明了作者不从俗轻信的质疑求实态度。
问题二: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
明确:从描写的角度看,高低兼具,动静皆有,形声相映。从修辞上看,用了比喻和拟 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写出了峭壁高险恐怖。作者描绘了一幅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景象,让 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问题三:作者为何么要描写这幅月夜绝壁图?
明确:内容上,借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景象烘托出探访之不易,表现出敢于深入险地、 深入考察求真的可贵品格;结构上,为下文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赤壁之下张本。
问题四:作者在这这种恐怖的环境有何发现?他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吗?
苏轼的第一个发现是:“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这钟鼓一般的响声,经过 他仔细观察,发现是山下的石洞和裂缝因水波激荡而发出声音。
苏轼的第二个发现是:到舟回至两山间时,看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其空窍与风声相 吞吐,这是窾坎镗鞳的声音的来源。由此他得出原因:山石穴罅、中空大石因水石激荡发出 声响,石钟山之名与山形水势有关联是关联的。
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道元的说法。不仅证实了郦说, 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苏轼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印证了郦道元水石相 搏,声如洪钟的说法。
问题五:考察到得名之因后,作者要为何提起无射和歌钟?
明确:首先以钟声喻水石相击之声,说明山有钟声。其次,无射歌钟这种大钟演奏的音 乐悦耳恢弘,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第三, 作者的这种对远古美妙音乐声的联想,也能表达作者经过艰辛探究获得真相的喜悦和兴奋。
(三)“石钟山 ”探名之得游记散文
首先朗读第三段,解决第三段重点文言现象。其次疏通第三段文段文意,小结第一段内 容为: “石钟山 ”探名之得。第三,“石钟山 ”探名之得进行研读分析。
问题一: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
明确:作者得出的道理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句是全篇的主旨, 是他亲访石钟山后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强调了反对主观臆断、倡导实地调查的求实精神。
问题二:长期以来关于“石钟山 ”命名由来的疑问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
明确:世人不能准确知道山名由来的四种原因: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 之不详 ”。说明郦道元的求实之路是欠缺的,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二是“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这句话很深刻。士大夫文人的求实之路的不足是缺 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说明求实之路,渔工水师缺 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四是“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陋者的“斧斤 考击 ”和自以为是,是以讹传讹的原因。这些人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五、延伸思考
问题:苏轼感慨“郦元之简 ”“李渤之陋 ”,认为已经得到“石钟山 ”的命名原因。亦 有后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你如何看待?
丙午春余过湖 口,临渊上下两山, 皆若钟形……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 明·罗洪先《石钟山记》
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面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形论,不以声 论。苏子……乃过其门未入其室也。
——清·彭玉麟《石钟洞叙》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 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 所言, 皆非事实也。
——清·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明确:即使在石钟山得名的考证上苏轼最终是不完全成功的,但就其探究石钟山得名这 件事上,他表现出的求真品格和为求真而不畏危险的勇敢精神却是当时众多士大夫们永远无 法相比的。其次《石钟山记》作为一篇缘事说理的散文,其写作写作意图不但是从实地考察 的角度出石钟山因何命名的原因,而是要以此阐发求真证实之必要,倡导一种科学的精神。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
、释疑, 和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正是一致的。这从 另一个角度证明其思想的可贵之处。
六、课文小结
文章以“石钟山 ”得名之疑作为游因,开始质疑,又以.“石钟山 ”探名之旅作为游历 内容释疑,最后通过“石钟山 ”探名之得抒发感悟,阐明哲理,记事说理,层层推进,结构 严谨,既有文笔之妙,又有理性之光,不愧是千古名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