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游记散文(三篇)
云南石林游记散文 1
    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会半路就返航,执着的人都拥有隐形的翅膀。
    又好好睡了一夜,能边哼着歌边走路。
    当年月悄然走过,再忆起往事,你会有一种给以前的自己一巴掌的冲动,问他为何这么傻。就像下了车的我,在冷风中颤抖,若是早一秒知道寒冷刺骨怕也不会这样。若没有老师租来的棉衣,我可能只得在风中凌乱。
    雨一直下,车内的气氛也挺融洽。
    一步一个脚印通向成功的彼岸。经过一段不说短的路程我们见到了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石头,若是谈映象深刻,那还是那只神鸟。
游记散文    自古以来便有鲲鹏展翅一说,传说能给人们带来好运,而它现在孤独的站在城市的天际线,它神圣到让每个人处处久仰却也令人叹息。山盟海誓是一种让高山和海洋领受尴尬的重量级承诺,所以它站在高山上看着这时间的一切,在心底默默为在这个世界中辗转受伤的人祈福。
    这个世界有太多无法掌握的梦,我站在风中,看着络绎不绝的人们来了又走。这些石头之所以能被称为奇石是因为人们把一些不可能实现或者说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它们的身上,故越看越像。可是不知为何我有些伤感,它们只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负担,被一人参观,议论,若是石头有思想,怕也是有些许伤感。可是这也是它们的命吧,上帝一早安排好,没有谁斗得过。
    你给我一个石林的地址,让我扎根一个梦儿在那里。只是梦醒时早已分两地。
云南石林游记散文 2
    最早听说石林是在十几岁时,那时有一种烟,名牌叫“石林”,从烟的包装盒上看到有无数灰白锐石如同一把把利剑直刺天空,这竟是石头天然形成的?这个问号一直藏在心底,这个迷今日将被揭开。
    一大早,乘大巴从昆明出发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直达石林景区。听导游说,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__大海,沉积了许多厚厚的大石灰岩。经过了后来的地壳构造运动,地表逐渐增高,岩石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剥蚀,形成了今天这种千资百态的石林,呈现给了当今的人们。
    一条不很平整的路把我们引入石林景区,在一片绿的掩映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一块巨石中间的两个红大字“石林”,导游说可以在这留影,人们便下车争先恐后拍照。石林早已名不虚传,从正在拍照的人可以看出,来自世界和祖国各地的人都有,有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方言四起,南腔北调,惊讶、赞叹声此起彼伏。
    登高一点可以一览石林全貌。异形巨石错落与地面,尖峰直竖,密不可分,相映似林,故名“石林”。整个石林呈灰白,导游说下雨就变成了深灰,而日光一出又恢复原样。沿着一处狭窄的空间进入石林内部,顿生惊恐之意,怪状巨石的尖端直破青天,高悬于神灵之上,又如无数巨人肃目挺立护卫着你。绕过巨石,来到两山夹一石,那块石头似乎就要掉落,真有“千均一发”之称,如果不快速通过就会生被砸中之感,所以叫“且住为佳”。大石缝隙中只能走过一人,游人鱼贯而入。抬眼望离地约二十米大石之上有一石洞,可以窥见
对面的奇石。奇石表面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字样。右侧有一汪池水,水中“浮”一巨石,上写“剑锋石”,据说是1983年地震震落掉入水中,一股微风__,石头像在水面飘动。往前走,但见一株大树生于石上,根却直扎入石缝然后裸露于自然中,无序缠绕,盘根错节,分散插入地表,整个根部的长度几乎与树干等长,看树视根,妙不可言。为了供人们更好更全面观赏石林,修筑了登石观林的千级台阶,弯曲如游蛇,使各处景点历历在目。过了“且住为佳”,来到莲花峰。莲花峰雄踞剑峰池旁,高出水面约30米。峰顶巨石横卧,石片上翘,宛如盛开的莲花。登上莲花峰,俯瞰四周,沟壑纵横,深不见底,令人惊恐万分,也许我有恐高症,双目闭之不及。看那似刀尖样山峰,直刺兰天,游客仿佛坐在刀峰剑丛之上,稍不留意有__中之感。“莲花峰”下就是“剑峰池”,是石林最低的地方,池的四周峰高耸、密如刀丛。剑峰池水若隐若现,蜿蜒于石缝之间。抬头蓝天一线,白云朵朵;俯瞰池水,天光云影,石峰倒映。往前走,便可到达望峰亭。登上望峰亭,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里是俯看石林全景的好地方。幽径曲折,形若缠蛇,景变化,神奇莫测;仰天俯地,便可看到“双鸟渡食”、“犀牛望月”、“象踞石台”、“千年寿龟”、“凤凰梳翅”等景点,它们都各有一段故事一段意境,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出景区听见鼓乐声,原来是__正在向游人表演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