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教案14篇
《插秧》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创作。
  2、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4、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杨万里及"诚斋体相关知识,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重点:
  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
  感受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三峡教案  一、导入新课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立朝刚正,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在水生火热的南宋,杨万里携着那立在小荷之上的蜻蜓,从阴阴树木中走了出来,在他的诗中,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的春的活泼明妍,有“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的夏的闲适;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也有“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的田园情趣。
  二、写作背景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三、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四、题目解说
  《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
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
  五、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联,描写插秧的繁忙;
  第二部分:颔联,反衬劳动的紧张、艰苦;
  第三部分:颈联、尾联,表现劳动紧张、农人勤劳。
  六、全文分析
  1、简要分析每一句的内容。(小组讨论,明确答案)
  明确:
  ①一、二句写一家老小插秧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既准确、具体、平
实,又暗示分工明确。
  ②三、四句写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湿到肩胛,由此不难看出雨势甚猛。
  ③五、六句写农夫劳作到忘我程度,家人喊他吃早饭歇一会儿,他顾不上答话,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④尾联模拟农夫的口吻说秧苗根部尚不牢固,且还没栽种完毕,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到田里破坏秧苗。口语化的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简要赏析。
  明确:
  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向读
者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
  3、尽管《芣苢》、《插秧歌》这两首诗都是有关劳动的颂歌,但是它们在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又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差异。
  明确:
  (1)表现手法上:《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直接把女子们采摘芣苢的全过程绘声绘地描写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插秧歌》一诗前四句,运用白描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活、快,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