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点】
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编辑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
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板书)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
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
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涮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
一种呢?
三峡教案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
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
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象
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型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出示图片“长江荆江河段”】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
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公里,而直线距离仅约185
公里长。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
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
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
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
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
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
侵蚀地貌呢?
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
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究竟区别在哪里呢?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
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
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
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
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
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
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请读课本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
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
师:从张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活动探究】
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
河流侵蚀
地貌河谷的形成原理:
沟谷深及地下水层,地下水稳定补给
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
河流的影响
溯源侵蚀—河流向源
头伸长下蚀—河床加深侧蚀—河流横向发展
【课后作业】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主要有 溯源侵蚀 、 下蚀 、 侧蚀 。
2、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A. 流水沉积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风力沉积作用 答案:C
3、下列地貌由河流侵蚀作用而成的是
A 、北美五大湖
B 、挪威峡湾海岸
C 、我国西北地区的沙丘
D 、科罗拉多大峡谷
答案:D
4、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 .长江三峡
B .戈壁和裸岩荒漠
C .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
答案:A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和“长江三角洲”】
师:同学们,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生:“三峡”是河流侵蚀地貌,“长江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
师:对。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河流的侵蚀地貌,今天我们来一起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另一种塑造作用——河流堆积地貌。
(二)河流堆积地貌(板书)
师:我们知道,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那么,这些被侵蚀的地表物质到哪里去了呢?
生:被河水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
师:很好。请看“河流堆积地貌图”,仔细观察并说出在河流流出山区的谷口处、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河流堆积地貌?为什么?
(生讨论)
生1:在山区的谷口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在山区地势较陡,河流或季节性的洪水在山区内水流速度很快,侵蚀作用剧烈,携带着大量砾石和泥沙。但当水流流出谷口时,地势突然变得平缓,水道也变得开阔,因而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使得水流所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洪积扇或冲积扇。由多个冲积扇或洪积扇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
师:分析得很好!
总结:(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又形成了怎样的堆积地貌呢?
生2: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而侧蚀作用较强。由于河道弯曲,使得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当洪水季节到来时,河漫滩被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师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过渡)我们了解了河流的上游、中下游的堆积地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河流的入海口,发生了怎样的堆积?
生3: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当河流入海时,如果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就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师总结:(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