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
    三峡
    一、教学设想
    《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语言精练,思路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味。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
    【设计说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引导)大家小小年纪,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好吗?
    (二)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师: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
    【设计说明】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参与补充,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
    (三)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设计说明】既摆出困难,又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师:大家刚才自己读的都不错,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
    【设计说明】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对文中词句理解有障碍的小组,可以请其他组帮助,也可以与老师交流。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将比较枯燥的文言文翻译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可视学生提问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和难点词句。如:“虽”、“属”、“两岸连山,略无阕处”、“清荣峻茂”等。
    2.各小组展示所编的导游词,教师视情况进行评点,学生推选出最佳小组。
    3.分析体会文章写景特点
    提问:大家刚才在写导游词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写景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能不能给大家分析一下?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景顺序,如:按照景物先写山,后写水;按照季节由夏——春冬一秋。学生分析词句时,教师可伺机点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特点)
    (五)再次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让学生学习文中的手法描述自己在屏幕上所见到的景,或谈谈观看风光片与读郦道元的《三峡》的不同感受。
    (六)布置作业
    1.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美景或你所游历过的山川名胜。
    2.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根据课文画一幅三峡风光图。
    (设计者郄艳美)
 
三峡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二
    三峡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背诵全文。
    2. 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教时
    一、导入新课
    在《沁园春﹒雪》中曾说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位于十大风景之首的三峡的 优美风光吧。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
    二、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①据范读标出你误读或不会读的字的音。
    ②据范读划出朗读的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一遍(互相听一听)
    *展示字词(正音正字)(不举手,谁会了就大声读出来)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ǜ)
    素湍(tuān) 绝 (yā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引(zhǔ)哀转(zhuǎn)
    3.齐读:读出文章的韵律美,还要注意语句的节奏
    三。合作学习
    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圈点翻译文章(小组不会的字。词。句挑拣出来,我们共同解答)
    2.展示:检查检测结果
    ①通假字 略无阙处 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 通“啭”,声音转折
    ②古今异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冲上,漫上)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真,实在)
    ③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④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 (象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 (奔:奔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舟之快)
    素湍绿潭 (素:白的;湍:急湍;急流溅起的雪白浪花)
    回清倒影 (回清:回旋着清波;倒影:倒映着影子)
    清荣峻茂 (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哀转久绝 (转:婉转;绝:消失)
    3.大声读出你的译文,体会三峡的美。
    4.了解了文章的内容,我们再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齐读)
    用“三峡的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呢?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四、课堂小结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壹五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第教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并背诵
    二、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 作者描绘三峡的美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山、水)
    2. 出描写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大声朗读出来。
    3. 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展示:“两岸连山,……曦月”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齐背此段,注意这些字要重读。
    4. 再来看水,同学将描绘水的语句朗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
    ①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季节顺序;由旺到枯)
    ②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出关键词。
    夏: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险
    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趣
    秋: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悲
    ③同样是写水,作者所用的词一样吗?你能说一说吗?
    夏——层层铺展——险
    春冬——动静结合——趣
    (春冬水涸之季,下滩之水雪浪飞溅,此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彩相同,“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更以“清荣峻茂”四字状物,水清、树荣、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荣峻茂”的三峡美景自然会使人产生“良多趣味”,而三峡的春冬之景毕竟只是在热爱祖国山川的人眼里才益发显得“清荣峻茂”。读到此处,使人油然而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秋——侧面描写——悲
    (“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并不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也是凄凉之情。
    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5.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注意重读字。
    6.通过我们的分析,朗读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写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三、拓展延伸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1994年12月14日 ,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XX年11月6日 ,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得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XX年10月26日 ,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 一三5米 的基础上悄然涨到 一三7.4米 , 10月31日 ,坝前水位提高到 一三9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