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优秀6篇】
教学目标 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设计预案: 篇二
    一、导入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二、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四、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五、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三峡教案    1、听录音,结合解释感知。调整:调整: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峨眉山月歌》第二课时主备人缪君丽执教老师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2、默写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丰富想象,理解诗意,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预案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调整:调整: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