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四季循环
1.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活动。
活动二是探究实验,先探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斜射时会出现影子长短的变化。再探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发现斜射时才会出现温度变化。
活动三是讨论,通过讨论引出地轴倾斜着公转,太阳直射、斜射引起地球温度变化,是四季的成因。
活动四是对全单元进行总结,通过读图了解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化无形为有形,理解起来更形象,并通过模拟实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加深理解。
活动五是拓展阅读,通过阅读了解地球运动引起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2.教学目标
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
知道四季变化对地球上一些现象的影响。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四季的成因,以及地球上与之相关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3.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和建构模型等方法,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和规律。
难点: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状态,并将影子变化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皮球、牙签、橡皮泥、灯泡、温度计、两个信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在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而昼夜交替现象又对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其实地球上不仅有昼夜交替现象,还有四季循环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的四季循环现象。
板书课题:12.四季循环
二、学习新课
活动1:认识地球上的四季循环现象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好些年,有的同学从一出生就在这个地方生活。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年365天是不一样的,一年四季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等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的,不过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出示课本34页“云南省昆明市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一年四季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预设:
云南地区,一年中温度总是经历先低后高再低的变化。1月温度最低,7月温度最高。降水量也总是经历先低后高再低的变化,1月降水最少,9月降水最多。
出示“北京市日出日落和昼长时间表”,学生仔细观察这张时间表,初步了解北京市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及白天时间的长短变化情况。
预设:
北京地区一年中的昼长时间总是经历从短到长再变短的规律,12月最短,6月最长。
出示课本34页“台湾省嘉义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学生观察这份太阳高度角变化图,了解台湾省嘉义县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年四季变化情况。预设:
台湾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1月最低,逐渐上升到6月最高,再降低到10月,12—1月回升。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具有季节性变化?
预设:
动物的迁徙现象,如燕子春天回南方,冬天回北方;植物四季的生长变化,如很多植物春天发芽,秋
季落叶;影子长短的变化,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讨论交流: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的出现呢?这些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预设:
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因地轴是倾斜的,使得太阳有时直射某地区,有时则是斜射该地区,导致该地区热量吸收不同,温度也不同。
活动2: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教师引导: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星球,不但自转,而且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并且在进行公转的时候还有一个倾斜的角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地球的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出示课本35页上面的两幅图,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上面的一段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方法步骤。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一个皮球、牙签若干、灯泡。
实验方法步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