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四书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根本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因此,作为大学之道,其要旨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五经四书    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大学》中多次提到“明德”这一主题,将其列为大学之道的首条。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弘扬他的美德,就可以成为圣人。所以,他教育弟子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当时,这种思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奉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先从修身做起。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才能承担起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大学的第一条目标,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仁义礼智信等高尚的品德。 《大学》中谈到的五种品德,实际上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应该遵循。《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注重自身道德的培养,从而真正体现大学的内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强调的是自身的品德修养,而不是像《论语》等一些古书里所言的“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如果把这句话当作普通名言来理解,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结合《大学》的内容来看,就能够得出另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观点。那就是:没有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 《大学》第二章专门讨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标,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说,每个人都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将其发展到极致,这样才能有益于社会,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大学的终极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它并不排斥个人的修养与追求。事实证明,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同样能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由此可见,《大学》并不仅仅是宣传封建伦理纲常的著作,还包含着许多宝贵的政治哲学思想。
    我想,读过四书五经的朋友们肯定记忆犹新。 《大学》便是其中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听老师或父母念叨过这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已经耳熟能详,但是你确切知道这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