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名校的校训,竟出⾃“四书五经”
校训往往是⼀所学校历史的⾼度凝结,也象征了该校的精神追求。在选定校训时,许多⾼校都喜欢从古代先贤的智慧中汲取⼒量,“四书五经”与史学经典更是众多校训的原始出处。
究竟哪些书⽬在校训⾥更受青睐?⼜有那⼀句话代表着⼏代学⼈的执着追求?下⾯,就让我们来⼀起品品这些校训⾥
的“经典”味⼉。
⼀、《周易》
1、“天⾏健,君⼦以⾃强不息”(出⾃《周易》中《乾卦·象传》)“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周易》中《坤卦·象传》
参考翻译:天的运⾏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地的⽓势厚实和顺,君⼦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学校训:⾃强不息厚德载物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作了《论君⼦》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引⽤了《易经》上
的“⾃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此后,这⼋个字被写⼊校规⼜成为校训。
南开⼤学校训:允公允能⽇新⽉异
张伯苓在1916年9⽉在给学⽣所作的题为“打破保守,努⼒进取,建设新中国”演讲中对《周易》此句谈了⾃⼰的理
解,“《易经》⽈:‘天⾏建,君⼦以⾃强不息’,彼之所谓天⾏建者,乃指昼夜相承,春秋代继,⽆时或已,长此不怠⽽⾔也”,并由此⽽引申出了“⽇新⽉异”之说。
1934年,张伯苓先⽣正式宣布“允公允能,⽇新⽉异”为南开校训。
兰州⼤学校训:⾃强不息独树⼀帜
2009年8⽉,兰州⼤学百年校庆前⼣,⼀块刻有“⾃强不息、独树⼀帜”的黄河巨⽯被安放在校门⼀侧,安静地讲述着⼀个个关于坚守、关于坚韧的故事。
“⾃强不息”为兰州⼤学师⽣即使历经磨难仍然⽣⽣不息之的精神,⽽“独树⼀帜”则是兰州⼤学办校以来所坚持之宗旨,办学之机制。
⼆、礼记
1、“⼤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礼记·⼤学》
参考翻译:⼤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的品德,在于使⼈弃旧图新,在于使⼈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厦门⼤学校训:⾃强不息⽌于⾄善
陈嘉庚当年创校时提出了“⾃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理念。厦⼤第⼆任校长林⽂庆将校训定为“⽌于⾄善”。后来,厦⼤⼈将⼆者合在⼀起,定为校训“⾃强不息⽌于⾄善”。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礼记·中庸》
参考翻译:要⼴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地辨别,要切实地⼒⾏。
参考翻译:要⼴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地辨别,要切实地⼒⾏。
中⼭⼤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
《中庸》原意是指⼈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诚”之本性从事修⾝,透过学、问、思、辨、⾏五个环节,便可以把⾃⼰修养成“君⼦”。
华南理⼯⼤学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
1924年,孙中⼭先⽣命邹鲁创办⼴东⼤学时,亲笔题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作为校训。华⼯从其中提炼8字,组成两句,既体现了历史⽂化传承,⼜有所创新。
三、《汉书》五经四书
1、“(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
参考翻译:(刘德)酷爱藏书,尤爱古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以形容刘德对于古籍、古代⽂化的执着追求。
中国⼈民⼤学校训:实事求是
1992年6⽉15⽇,在中国⼈民⼤学校庆55周年前⼣,将校训确定为“实事求是”。⽑泽东亦曾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天津⼤学校训:实事求是
建校初期北洋⼤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倡并承继⾄今。赵天麟任校长期间总结北洋⼤学近⼆⼗年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遂成为校训,⼀直沿袭⾄今。
湖南⼤学校训:实事求是敢为⼈先
1917年,湖南公⽴⼯业专门学校(湖南⼤学前⾝之⼀)迁⼊岳麓书院旧址,校长宾步程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敢为⼈先”是湖湘⽂化的精髓,岳麓书院是湖湘⽂化的发祥地,将“敢为⼈先”列为校训,体现了湖南⼤学对优秀传统的弘扬。
四、论语
1、“⼦夏⽈:‘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参考翻译:⼦夏说:“博览书⼴泛学习,⽽且能坚守⾃⼰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复旦⼤学校训: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复旦的校训⼀直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样才能为创⼀流⼤学奠定深厚的学术底蕴。⽽学问⼜关注社会民⽣,正谊明道,认认真真做学问,清清⽩⽩做⼈,学会做⼈成⼈、⾼层次服务社会的道理。
福州⼤学校训:明德⾄诚博学远志
“博学远志”引⾃《论语》,勉励莘莘学⼦要勤奋、⼴博地学习,要树⽴远⼤的理想和志向。事实上,福⼤的⼋字校训最
“博学远志”引⾃《论语》,勉励莘莘学⼦要勤奋、⼴博地学习,要树⽴远⼤的理想和志向。事实上,福⼤的⼋字校训最终确定是在2003年,福州⼤学党委宣传部林志凯部长说,“明德⾄诚,博学远志”作为校训,包含了做⼈和治学两个⽅⾯。
2、⼦张问⾏,⼦⽈:“⾔忠信,⾏笃敬,虽蛮貊之邦,⾏矣。⾔不忠信,⾏不笃敬,虽州⾥,⾏乎哉?”——《论语·卫灵公》
参考翻译:⼦张问(⾃⼰的主张)如何能⾏得通。孔⼦说:“说话忠诚守信,⾏为敦厚恭敬,即使在蛮貊地区,也⾏得通。说话不忠信,⾏为不笃敬,即使在本乡州⾥,能⾏得通吗?”
暨南⼤学校训:忠信笃敬
校训旨在⽤传统⽂化对学⽣进⾏道德品⾏与⼈⽣修养的熏陶。暨南⼤学校训具体何时由何⼈⾸先提出已⽆从考究,但早在南京建校时期即以“忠信笃敬”为校训。校友叶毓光在《南京暨南学校杂忆》中述及:“⽴⾝忠信,⾏笃敬,校训谆谆诲我曹。”校友郑⽂奎在《南京时期的暨南学堂》⼀⽂回忆:“校门‘
暨南学校’及校训‘忠信笃敬’皆由清末状元张謇书定的。”南京、真如时期的《国⽴暨南⼤学校歌》中也包含校训内容:“⾔忠信,⾏笃敬,尚勉哉,先哲⾔,终⾝诵。”
(本⽂转载⾃⽹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的,⽆商业⽤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