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教案(精选5篇)
《古诗诵读》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
1、总结古诗。
圆方程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审核员报考条件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诵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有一定节奏。
2.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
2.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
1.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
2.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
3.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
4.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5.听录音,跟着读(两遍)
6.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如何学易经
7.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8.生看图,师讲古诗大意: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春天,游水的鸭子最先知道江水已经变得暖和了。岸边的蒿草铺了一地,芦苇已抽出短短的芽,这时节正是河豚鱼长得最肥的'时候。
9.师:谁已经背出来了,请来试一试。(看图试背,师表扬鼓励)
10.齐背古诗
三、学第二首古诗
1.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认读)
2.诗的作者师谁呢?(李白)师板书
3.会背的站起来背一背(表扬鼓励)
4.听录音,想想你听到了什么?
5.请小老师领读古诗(两遍)
6.听录音,跟着读(注意停顿)
7.生质疑问词,师揭示,生试讲古诗大意。
8.生看图,师讲诗意:老朋友辞别了黄鹤楼,在繁华似锦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到扬州去。他乘坐的孤舟在碧蓝的天边不见了踪影,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地流向水天交接之处。
9.指名背诵古诗
四、复习巩固
1.男生、女生分别朗读两首古诗。指名背诵。
2.小组开展背古诗比赛,选出优胜者,表扬鼓励。
《古诗诵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古的意思。
2.能熟练背诵古诗词。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古诗词。赞美春雨的诗句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时目标】
1.感受此词所描绘的浙东江南美景,以及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在反复诵读中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
背诵本词,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宋代词人王观写的一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①解题:“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
②“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
浙东: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
蛋黄粥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题目点明了主要事件。
身残志坚
3.简介作者:王观,宋代词人,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宋仁宗时中进士,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其词构思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
二、初读词,正确流利。
1.自由读。
2.指名读。(字正腔圆)
3.指名读。生评价。
4.注意读出节奏,注意断句,押韵。
三、理解词意,品读感悟。
(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眼波横:眼波横流;眉峰聚:眉峰紧锁。
2.意思:水像美人的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3.谁来说说这句词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起了怎样的作用?
(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明净澄澈、波光粼粼和山的连绵起伏。)
4.眼波横流,眼里有泪水,眉头紧锁。在怎样的情绪下会有这样的表情(离愁)?山水有表情吗?那这些表情是谁的呢?(这是词人的'表情,是词人寄托自己的感情在山水之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下一句,看看能不能到答案。
(二)“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欲:想要;行人:远行的友人;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眉眼盈盈处”指的是山水交汇的地方。
2.上阕讲了什么,或写了怎么样的景?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上阕写景,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
(三)“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1.才始:方才(刚刚才把春天送走,接着要送你回去)
2.这里的“君”是指谁(鲍浩然)。送别时间:春天刚刚过去,正是春末夏初之时。春天是美好的,词人刚刚送走美好的春天,又要送走友人,你们认为此时词人内心有怎样的感受?(伤心,难过)
(四)“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句词的意思是什么?(如果到江南可以赶得上春天,千万要和春天一起居住)。
2.词人是喜爱春天的,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和春天同住,留住春光的愿望。
3.赏析:上阕写景,间接表达词人情感;下阕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写对友人的深情祝福,淡化了离别的感伤,进一步表现出送别人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