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美女表恋上我
摘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受广大读者喜爱,既因为其谈狐说鬼,更因为其充满人文关怀.跟其他名著相比,《三国演义》写兴王图霸帝王将相,《水浒传》写杀富济贫英雄传奇,《红楼梦》写享乐贵族男女,《西游记》写神魔妖怪,这些离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远,而《聊斋志异》关注的是中下层百姓,特别是关注女性。据统计,《聊斋志异》五百余篇,其中描写女性的作品就占一半以上,这些作品大都“描写委曲叙次井然”,是全书中脍炙人口的精彩篇章。本文就着重分析《聊斋》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性格;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大批美若天仙的狐女。《聊斋》
中的狐狸精不仅姿出众,柔美可爱,而且温柔善良。美丽是对狐狸精的浅层次描写,温柔善良是对狐狸精的进一步描写。几乎《聊斋》中的狐狸精一出现,男子立即灵魂出窍。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教授说:“我在读《聊斋》之后,就很难免地爱上了那些夜半美女。”《聊斋》中的狐狸精是美丽迷人的狐狸精,是纯洁可爱的狐狸精,是肝胆照人的狐狸精。
薄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给我们展现的一大批美若天仙的狐女、女鬼,她们或有超脱尘俗的天真之美,往往使男子一见倾心。更难得的是,这些狐女、女鬼不仅资容秀丽,而且兼内心纯洁、善良、机智。
(一)单纯、善良、惹人喜爱的阳光女孩——娇娜
娇娜,是《聊斋》中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一个叫孔雪笠的书生,性情文雅仁厚,善作诗。一次路过一家大门,被请进去做客,还做了这家公子的老师。过了半年,孔生的胸部生巨痈,他的朋友皇甫公子请娇娜来给他医治。孔生见到娇娜原来是个美丽的少女——“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娇波是形容娇娜美丽动人的眼睛;细柳是形容娇娜的腰肢、体态之美,苗条轻盈秀美。
孔生“望见艳,嚬呻都忘,精神为之一爽”。这里是说娇娜美貌的面容让孔生的病也日渐好转,而孔生也对娇娜暗生情愫。但因娇娜年龄太小,孔生后来娶了娇娜的表松娘。在娇娜面临危难时,孔生舍身相救被雷霆击死,娇娜又口度红丸把孔生救活。娇娜和孔生经过生死考验,最终仍是朋友,不是夫妻也不是情人。《聊斋》点评家评论娇娜以舌度红丸救孔生是“报之不啻以身”。一点也不错,拿命根子做救命一吻,当然重于以身相报。娇娜用她
的天真烂漫、圣洁美好对人性的真善美做出了生动诠释。
(二)天真烂漫、真性情的化身、人性美的回归——婴宁
婴宁是古代小说里笑得最开心的姑娘,其爱笑的特点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哭”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无独有偶的绝调。她把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不愿笑、甚至不会笑的条条筐筐都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少女只能笑不露齿、笑不出声,否则就是有悖常纲,有失检点,是不正经。而婴宁,也即使面对陌生男子也毫无羞怯地笑,自由自在地笑,任何场合都可以笑。
文中用“笑”来刻画其天真烂漫共26处。出游时“笑容可掬”,见有人挑逗她时是“笑语自去”,在园内是“含笑捻花”,见客人时是“笑不可遏”,下树时是“且下且笑”,行婚礼时是“笑极”。再看与王子服见面时: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人,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瞋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这就是婴宁,无时不刻都在笑的婴宁。
婴宁一露面,捻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婴宁再露面,执杏花一朵,她爬到树上摘花,看到王子服,哈哈大笑,差点从树上掉下来。婴宁是古代文学作品里女性形象中笑得最烂漫、最恣肆、最优美的一个。婴宁天真烂漫,是真性情的化身。
马克思在其成熟的著作中,把“一般的人性”或人类的天性肯定的归结为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确实,对于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及与此相联系的追求真善美的对象化活动,正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显示出人性的美好,崇高和庄严。
而笑,作为人类精神状况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真心诚意的表达,是一种对于虚情假意的反抗,也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回归。果戈里说:“笑的美学意义就在于使人们对于那些极其卑鄙的事物唤起明朗的高贵的反感。”婴宁的笑,率真、纯真、浪漫。她的笑涤除了人性中“假丑恶”这一作为兽性部分。没有了假——迷信、谎言、欺骗,恶——残忍、贪婪、诈伪,丑——嫉妒、寡情、势力。她以纯乎自然的美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如此率真、天真、纯洁的婴宁难道不是人性最美的真实写照么?
(三)外貌丑而心灵美的乔女
《聊斋》中美女如云,每一位出来都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乔女却丑得出奇。薄松龄在书中这样写到:“平原乔生有女黑丑,壑一鼻,跛一足。年二十五六,无问名者。”是说乔女长得又黑又丑,还是个跛脚,二十五岁了还没嫁出去。后来丧偶的穆生娶了她,乔女生了儿子后穆生就死了。乔女求娘家接济,娘家拒绝了,她只好靠纺织艰难度日。这时,同县家境富裕的孟生死了妻子,续弦要求很苛刻,但唯独看上了乔女,派人说媒,要娶她——孟生当然不可能看上乔女的外貌,他显然是看上乔女的品德。但乔女信守封建教条,坚持不事二夫,拒绝了孟生。但孟生的痴情让她深深感动,感激“独孟生能知我”,对孟生“固已心感之矣心灵早就跟孟生连在一起。
不久,孟生得暴病死了,无赖趁机把他的家产攫取一空,就连家里的仆人也趁火打劫。乔女到孟生的坟上哀伤地哭诉。无赖又想夺取了孟生的田产,乔女想尽办法,数日奔波,最后终于替孟生的儿子保住了财产。之后,她任劳任怨地把孟生的孤儿乌头抚养成人,让他读书,帮他积累数百石粮食,帮他和名门联姻。
乔女跟孟生的感情实际上是精神恋爱,她用终身的辛劳来报答孟生的知己之恩,她用她的善良,来讽刺那些衣冠禽兽的小人。异史氏评价她“知己之感,许之以身,此烈男子之所为也。彼女子何知,而奇伟如是?若遇九方皋,直牡视之矣。”
(四)对美不懈追求的狐女——阿绣
《聊斋》中的狐狸精,哪一个是最美的又是最可爱的?估计有不少人会说:阿绣。
围绕和男主角的关系,薄松龄创造了两位相貌相同、个性有异的女性形象——真假阿绣。真阿秀纯情聪慧,是民间少女;假阿绣痴情机智,是狐仙下凡。而占据故事主要地位的是狐女阿绣,狐女阿绣美在外表,更美在内心,美在对美的不懈追求。
海洲男子刘子固外出到盖州,认识了杂货铺少女阿绣,对她一见钟情,念念不忘。因为阿绣“姣丽无双”,姣美艳丽,无人可比。刘子固三次假托买东西跟阿绣打交道,一次和一次不同,两个人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感情交流。刘子固热诚、执著、多情;阿绣纯真、热情、慧黠,刘子固用痴情渐渐拉近了和阿绣的距离。但是当他向阿绣求婚时,却得到个消息:阿绣已经订给广宁人了。刘子固在沮丧的同时,“徘徊痴念产,冀天下有似之者。这时狐女幻作阿绣的模样来与刘子固欢会。刘子固之所以痴念阿绣,是因为阿绣超逸绝伦的美;狐女之所以化作阿绣形象出现,也是因为阿绣超凡脱俗之美,希望与之媲美。狐女之所以这样做,不是想鸠占鹊巢,而是艳羡阿绣的美。
刘子固的仆人很聪明,他告诉小主人,这个跟你来往的少女不是阿绣,她的脸过白,面颊稍瘦,笑起来没有小酒窝,不如杂货铺的阿绣美,这个阿绣不是鬼就是狐。仆人一语点破,刘子固立即“大惧”、“益恐”--特别害怕。刚刚才和“阿绣”恩恩爱爱,难舍难分,转眼之间对恋人便没有了丝毫眷恋,只考虑个人安危,他让人准备兵器,准备对狐女阿绣“操兵入击之”。对这样的寡情郎,狐女阿绣采取忍让的态度,她对刘子固说,我知道你一直想念着阿绣,我正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你和阿绣的忙呢,你为什么准备下兵器对付我呢,我虽然不是阿绣,但我觉得我并不比她差,你仔细看看,我到底像不像阿绣?狐女不卑不伉,落落大方地直述衷肠,刘子固却吓得毛发俱竖,一声不敢吭。狐女说“我且去,待花烛后,再与新妇较优劣也” 。
狐女有神力,却不报复无情义的刘子固,而是把失落的爱无私奉献给他人,当真阿绣陷入乱军俘虏的危难时刻,狐女阿绣即使不特别加害,少女阿绣也清白难保,甚至性命难保,狐女阿绣却施展神力把民女阿绣从战乱出救出,送到刘子固身边,还温情脉脉地告诉她:爱你的人马上就来了,你跟他一起回家吧。狐女,这位爱情失意者,没有悲哀,没有懊丧,没有嫉妒,也没有怨天尤人,只有对相爱者的宽容和体谅,对美的执著追求,对爱的无私奉献。
狐女阿绣帮薄情郎和阿绣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后,真假阿绣开始了妙趣横生的比美。第一次比美,狐女认为自己比不上阿绣之美,惭然而退。第二次,狐女借刘子固醉酒之机,冒充阿绣,问刘子固:“你看我跟狐仙哪个漂亮啊?”刘子固回答:“你漂亮,然而只看表面现象的人判断不出来。”这一次,连做丈夫的都不能分辨妻子的真假了,这正说明狐女之美已跟阿绣没有区别了。
孜孜追求如许日月,狐女阿绣终于如愿以偿,达到了可以跟民女阿绣以假乱真的地步,她在空中发出欣慰的笑声,这是因为获得美的极致而笑,因苦苦求索而终于达到完美的顶点而笑。狐女阿绣不是爱情的多余人,而是爱情的缔造者;不是家庭的“第三者”,而是家庭的保护神。真假阿绣不是共侍一男的泛泛二女,而是从不同角度诠释“美”的“姚黄魏紫”。
(五)改恶从善的女鬼——聂小倩
《聂小倩》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聂小倩在小说里刚出场时,“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鬼老太太恭维她说:“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 。
书生宁采臣为人豪爽,洁身自好。一次他到金华,在一间寺院里休息,同坐的还有一个叫
燕赤霞的书生,有奇异的收妖本领。深夜有个美丽的女鬼主动来勾引宁采臣,但被他严词拒绝。第二天,有两个兰溪的过路人在隔壁离奇死了。第二天那女鬼又来了,她告诉宁采臣自己叫聂小倩,被恶鬼胁迫用美勾引人,摄取人血供妖物饮用,兰溪书生就是受她勾引后为妖物所杀。聂小倩还告诉宁采臣,同寺的燕生能帮他免除灾祸,并求他帮助自己脱离苦海。
宁采臣按小倩说的把她的尸骨迁到自己的书斋旁,小倩现身,随他回到家中。宁采臣的妻子死后,他娶了小倩为妻。一天小倩告诉宁采臣说金华的妖怪就要来寻仇了,于是,宁采臣拿出燕赤霞给他的剑袋,小倩主动把辟邪的剑袋挂在自己的床前,跟惧怕剑袋的恶鬼彻底划清了界线。后小倩为宁采臣生得三子,皆有功名。她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察颜观、善于辞令。对宁母,她像亲生母亲一样孝顺;对宁采臣就像对兄长一样恭敬,且照顾得无微不致。聂小倩的人性“激活”了,“鬼性”消失了。
小说开头写聂小倩美,是女鬼崇人之表象美;结尾时聂小倩仍然很美,尽管仍然是鬼,人们却猜测她是仙。从鬼到仙,从恶到善,一念之差。只要一心向善,邪鬼也可以改造成活人妻,这就是《聂小倩》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
[2]薄松龄.聊斋志异[M].山东:齐鲁书社.2006.8
[3]马瑞芳.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