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西风的话》
中宁县第五中学教案 第 四 单元(章) 第3课时 总第_20_课时 授课人:周瑾
课 题 | |||||
教学目标 | 知识 与 能力 | ||||
过程 与 方法 | 用明朗质朴、怡然自得的情感演唱,能够感受《乌苏里船歌》并能体验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引导法、体验法、小组合作法、欣赏法、比较法、演唱法。 | ||||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 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的情感。 | ||||
教学重点 | 作品赏析。 | ||||
教学难点 | 感受《乌苏里船歌》所表达的情感、结构以及民间音乐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 ||||
教学准备 | 教师活动 | 多媒体课件等资料 | |||
学生活动 | 搜集有关民歌的资料 | ||||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复习小结)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请唱唱这首歌,想想歌曲描绘了孩子们怎样的生活? (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海面上愉快歌唱。) | 学生欣赏并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 学生欣赏并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为新课做好准备。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2、这歌是谁写的? 老师:是乔羽作曲,刘帜作词而成的。 3、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作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传中得到加工演变而成的,这样的歌曲叫民歌。 老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欣赏一首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相似的民歌《乌苏里船歌》。 教学新课: 1、《乌苏里船歌》简析。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以东北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传唱不衰。《乌苏里船歌》歌曲为ABA的曲式结构,带有颤音的长音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引子前奏,先声夺人地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渺、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啊郎赫赫呢哪”的呼唤与紧接的回声模仿,虚实相同,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晞,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两小节间奏跌宕摇曳,宛如一叶扁舟翩然而来,人们仿佛看到勤劳的赫哲族渔民傲立船头,手执双桨在引吭高歌,朴实而明快地表现了他们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尾声是引子的再现,犹如拉近的镜头又慢慢地拉开,满载鱼虾和欢乐的渔船冉冉远去。全曲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具有鲜明的地方彩和崭新的时代气息。 2、简介赫哲族民歌。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赫哲族的小调优美动听,无论是曲调和节奏,都会使人感到江水波浪的起伏和渔船划行中的轻摇微摆。 | 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 导入新课都是为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做好铺垫。 通过一边欣赏一边讲解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和歌曲的主题思想。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3、作者简介。 郭颂,1931年生,男高音歌唱家、民歌演唱家。辽宁沈阳人。毕业于鹤岗高级职业学校,在民间艺术京剧、大回落子、唐山驴皮影、二人转、单弦、大进等熏陶下长大。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黑龙江省歌舞团独唱演员、团长,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黑龙江分会副主席,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演唱东北民歌著称。作品集有《郭颂创作歌曲选》, 以《新货郎》、《乌苏里船歌》等佳作为代表的黑土地民歌艺术成功地引领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4、欣赏男高音歌唱家郭颂演唱的歌曲《乌苏里船歌》,感受歌曲的情绪。 5、请你出歌曲中的衬词,并说说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衬词及其作用 (一)衬词 是指歌曲的唱词中常穿插的一些语气词、象声词。常用的衬词有:啊、哎、吧、哪、哟、唉、咳、喂哈、咧、咚、嗯等。 (二)衬词的作用 衬词的应用,不但可以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歌曲,如果把这些衬托性的词句去掉,不仅会大大减弱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顿失光彩,而且还常常会破坏歌曲结构的完整性,甚至根本无法演唱。 6、欣赏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乌苏里船歌》。 7、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乌苏里船歌》,并感受他们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艺术魅力。 复习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 今天的《乌苏里船歌》表现了赫哲人民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勤劳勇敢的赫哲人民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希望我们同学也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 通过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让学生了解赫哲族民歌的特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教育学生要喜欢并热爱民族音乐。 | |||
布置作业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课余时间多多欣赏自己喜欢的民歌。 | ||||
板 书 设 计 | 《乌苏里船歌》 民歌: 人们在生活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在口头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是人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具有语言简明、形象生动等特点。 衬词及其作用: (一)衬词 是指歌曲的唱词中常穿插的一些语气词、象声词。常用的衬词有:啊、哎、吧、哪、哟、唉、咳、喂哈、咧、咚、嗯等。 (二)衬词的作用 衬词的应用,不但可以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歌曲,如果把这些衬托性的词句去掉,不仅会大大减弱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顿失光彩,而且还常常会破坏歌曲结构的完整性,甚至根本无法演唱。 | ||||
教 师 反 思 | 《乌苏里船歌》是这一个阶段我所上的比较成功的一堂课,感觉很到位,学生们对此印象也比较深刻。最重要的一点,是使乐曲形象与音乐要素产生了联系。 乐曲一开始有一段比较熟悉的音乐,便让大家想象,这是怎样的海面?这样的目的一是让同学们可以更贴近音乐,把整节课的氛围调到合适点,二是发挥大家的想象,为后面的聆听作好铺垫。果然,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不错,如“宁静的海面”“波光粼粼的海面”等。 然后进入主题的听赏,我用初听、复听,聆听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使学生对歌曲加深理解。一遍讲解一遍欣赏,学生对作品进一步的了解,进而达到让学生了解赫哲族民歌的特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教育学生要喜欢并热爱民族音乐这一思想感情。最后让同学们练唱歌曲开头的4小节,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想象歌曲实虚相间的感觉。如此设计的目的是因为通过教师范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到“声像结合”。 欣赏时我从形象上和音乐要素上联系着手,做深做扎实,相信同学们应该会有所收获! | ||||
检查签名: 年 月 日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