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复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节选)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
[请联系选文的内容,说说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一种物侯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___”。
[2]本诗前两句中“跳珠”“乱入船”两个词语写出了雨______的特征。“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是两个形象的比喻,把乌云比作_______,把雨比作________。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当
时的心情是(______)。
A.悲伤 B.平静 C.喜悦 D.焦急
[3](1)本诗后两句中“______”一词写出了雨去得快的特征。
(2)写出有关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上阙描写的景物有   、 、   、   。
[2]下面关于上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3]“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________,这与上阕的清
幽夜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4]“忽见”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外阅读。
自 嘲
鲁 迅
运交华盖①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②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④,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华盖: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②泛:漂浮。③中流:河中。④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1]“运交华盖”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表现鲁迅先生革命立场的句子。
[3]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欲何求”“未敢”是说当时的文人都很胆小,不敢说话。(____)
(2)“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的地方。这联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____)
(3)最后两句诗说明作者出于无奈,只好躲进自家的小楼,不再关心政治。(____)
(4)鲁迅自嘲就是戏嘲自己的遭遇,戏嘲自己的境况,也戏嘲敌人对自己的种种迫害。(____)
(5)“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志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诗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形象鲜明。(____)
高考的祝福语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抒发了______的感情。
[2]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才用了“绿”。那么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pil是什么意思7. 读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花木成畦(guī qí)  排闼(dá tà)
[2]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出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所居环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过这种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8. 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壮阳食物排行榜10强
枫叶像什么的比喻句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赞美春雨的诗句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
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
儿童神话故事大全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_____(一个字)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
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
D.“花重”中“重”读“chóng”。
[3]在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
[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_____语气朗读。
A.激昂 B.高亢 C.赞美 D.陶醉
10. 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中描写了静的景物:明月、_______、_______,也描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衬托出夏夜的安静,表达出词人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波浪线标出一句对偶句。
[4]下面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表现了恬静的气氛。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乙)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甲)诗与(乙)诗中都提到了“故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是_________诗中的“故人”写的。
[2](甲)诗与(乙)诗表现送别的季节都是春季。(甲)诗中能反映这一时令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中能体现这一时令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惜别的地点是_____,“西辞”说明朋友要向______(方向)去往广陵;(乙)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惜别的地点是_____,从全诗的最后一句看,友人要去的方向是_________。
[4](甲)诗的第一、二句除了勾画出惜别的画面外,还描写了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环境,从中可体会到诗人内心的_________之情;(乙)诗的第一、二句写了“雨”“柳”这些景物,用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