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继唐诗、宋词之后出现的“曲”。(重点难点)
2.散曲四大家、作者张养浩相关文学知识。
3.张养浩三篇山坡羊曲子的对比,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难点)
教学重难点:
1.继唐诗、宋词之后出现的“曲”。(重点难点)
2.张养浩三篇山坡羊曲子的对比,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山坡羊 骊山怀古
1、同学们,八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来,我们试着背诵课文。(学生背诵课文)
2、《山坡羊潼关怀古》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教师补充资料:
1、元曲知识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如我们目前所学的曲)和杂剧(如《窦娥冤》)两种。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散曲又分套数与小令两种,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元曲与宋词不同,很多元曲可以根据需要加衬词,甚至加句子。所以没有谱子时拿着不同作者的同一名称的小令便会发现字数参差不齐,句子多少不一。
2、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在散曲上的成就,为元代之冠。称他为“曲状元”。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是咏景名篇,它以凝炼的笔法,赋予秋天的景以萧瑟苍凉的情调,构成诗意的图景,烘托出天涯游子的凄凉心情。
3、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元代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口,山东济南人。幼有义行,好读书,初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拜监察御史,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因父老辞官,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劳瘁去世。
三、自主学习
1、学生听范读,注意字词读音,注意划分节奏。
2、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3、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这位大家的情怀。
四、合作探究
讨论:比较这三首怀古曲情感的异同。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骊山怀古)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北邙山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潼关怀古)
点拨: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
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四、作业
背诵并默写《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