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有许多特论述,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教师观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先秦儒家代表观点入手,对先秦儒家教师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探明先秦儒家教师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儒家,师严道尊,教学相长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对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此后,漫长岁月里儒学垄断了教育,重学必崇儒,崇儒必尊孔,儒学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有许多特论述,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教师观的发展。
一、先秦儒家有关教师的论述
(一)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创设儒家“私学”,相传其弟子达三千余人,成名者有七十二人。虽然他在晚年还专注于整理国故,对《诗》、《书》、《礼》、《乐》、《春秋》进行了编纂和阐释,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但他始终忠心于教育事业,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更多、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令万世景仰的伟大教师人格。
1.关于教师的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当教师,但从未停止学习。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他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无
论什么人只要向孔子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绝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当学生把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称之为圣与仁的时候,他却自谦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正是这一点是弟子学不到的。子贡更进一步解释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已乎”(《孟子·公孙丑上》)。
2.关于师生关系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答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进一步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高兴的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若诸往而知来者。”(《论语·述而》)
孔子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无不深切关怀,体贴备至,达到了爱如生子的地步,有时甚至超过对其儿子的关怀。“鲤趋而过庭“的故事,具体说明了他对儿子没有超过他对学生的教育。再如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年龄较大、与孔子接触较多、而且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人,孔子
对子路好勇、耿直和卤莽有着较深刻的了解,经常予以提醒和警戒。但在他对子路的批评中,包含着深切的关怀,而且对子路的品德和才能,他还是充分肯定的。如当孟武伯向他询问子路的才能时,他毫不迟疑地介绍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的才干。他对学生真正做到了“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诲乎”表现出深沉的和有原则的爱。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激励孔子不知疲劳,全力教诲。将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真诚无私的对待学生。
3.关于教师的身教
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予路》)这就是说,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他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显然,孔子在这里不是说教师不要言教,而是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教师只重言教,即使讲的都是正确的,而不注意身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就会失去教育的作用,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讲的越多,效果越差,以致适得其反。
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教学原则都从教学角度对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建立在他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正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荀子的教师观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是先秦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由于荀子持“性恶论”,所以他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他以为,人生而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们发生区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而且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最提倡尊师,对教师问题的论述也最系统、详明。
1.关于教师的地位
荀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提,并把能否做到尊师重傅提到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加以论述。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荀子·礼论》)又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荀子·大略》)
2.关于教师的作用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性本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化性起伪”,拔乱反正。他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二是为实现礼法兼治的社会,离不开教师的“正礼”作用。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荀子·修身》)
3.关于教师的从业标准
荀子对教师的从业标准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 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篇》)意思是说,教师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基本条件:有尊严,使人肃然
起敬;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表达问题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语言简练、规范,且不违背师说;能体会“礼法”的精微之处进行恰当的阐发。至于仅能对知识进行一般的传授(即“博习”)就不在以上标准之内了。荀子认为,只有具备以上几条标准,才够得上一位称职的教师。
4.关于师生关系
对于师生关系,荀子更有精辟的见解。荀子继承了孔子以来教学相长的思想,在《劝学》篇中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著名论断,鼓励学生后来居上,勇于,并最终超过自己的老师。
但是荀子以为教师有绝对的权威。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大略》)他甚至以为: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荀子·儒效》)
(三)《学记》中的教师观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总结。
1.关于教师的作用
《学记》突出提高了教师的作用,认为一个国家首先的任务就是教育。《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者所以学(教)为君也。”它以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人“为长”“为君”之道,亦即培养具有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统治者。同时,这里又把“为师”作为“为长”和“为君”的条件,能为师也就能为长和为君,那是因为儒家认为教化工作乃是“为长”和“为君”的重要职责之一。
2.关于教师的地位
《学记》把教师的地位置的很高。《学记》认为君主以至整个社会都要尊师,提出了“师严道尊”的思想。《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种严师和尊师的思想,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师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受严格的训练,而教师由于任务重大,自然应该受到世人的尊重。
3.关于师生关系
《学记》强调学生必须“亲师”。“亲师”就是尊敬教师、爱戴教师、亲近教师。同时在《学记》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这一原则中包括两个方面。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教与学互相促进,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总得来说,它认为,一个积极好学的人,应该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学习以补自己的不足;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强不息,积极钻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4.关于教师职业素养观
在《学记》中除了肯定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记》对教师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是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兴趣,必须保持良好的情感,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而对教师的教育能力的要求是:第一,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了解明教之兴废规律,懂得关于老师的诗“长善而救其
失”,还要解“藏息相辅”关系;第二,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技巧,这其中包括教师要“善问”和“善待问”,还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类比方法,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精于设计练习,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先秦儒家教师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一)先秦儒家教师观的共同点
纵观以上列举的三个代表性观点,不难看出先秦儒家在对待教师问题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共同点:
第一, 认为教师具有很大的社会作用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尊师的优良传统,给予了教师以很高的地位。荀子把天、地、君、亲、师并列起来,作为“礼之三本”,提到了同样崇高尊贵的地位。 荀子甚至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地位与国家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学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进一步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地提出了“师严道尊”的思想,就是为君者也不例外。“入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
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这种“尊师”的思想不仅仅出自理论家们一厢情愿的理想描绘,而且已渗入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意识中。对学生而言,尊师更是类似于事父,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观念,而且形成了相应的社会习俗。弟子(包括学习专门手艺的徒弟)一人师门,就要像侍俸父母一样侍俸老师和师娘。“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有时事师的要求比事君事亲还要高。师死,做弟子的要为其服丧。儒家礼制规定:“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眼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