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
1.《四时田园杂兴》
(1) 本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风光。
(2)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蜻蜓、蛱蝶。
(3)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4) “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2.《宿新市徐公店》
(1)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远处寻。
(2)说明暮春季节景的词语:疏疏、未成阴、菜花
(3)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无处寻”一词引发读者的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儿童面对一片菜花踟蹰、一知所措的画面。
3.《清平乐·村居》
(1)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词题。
(2)诗中描写江南农村的特的诗句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最能表现童趣的诗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诗中描写的一家五口有: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其中大儿子正在锄豆、二儿子正在织鸡笼、小儿子正在剥莲蓬。
(4)本诗描写的景物有:茅檐、小溪、青草。
4.《乡下人家》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介绍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特点,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
(2)本文描述的画面分别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放图、春笋出土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3)写作顺序: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的季节顺序交叉描写。
5.《天窗》
(1)本文的中心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空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写出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幻想。
(2)“天窗”象征着:孩子们通往想象世界的窗口。
(3)我是一个:好玩、爱动、爱联想、爱想象的孩子。
6.《琥珀》
(1)《琥珀》的体裁是科学小品。
(2)科学家推测琥珀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老松树滴下的松脂正好包住两只小虫,形成松脂球,第二地壳发生变化,松脂球被埋在漏水下,形成了化石。
(3)这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并推测出的科学价值。
7.《飞向蓝天的恐龙》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
(2)“点睛之笔”指的是:辽宁西部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3)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4)我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轻盈,骨骼中空,脑颅膨大,前肢越来越长,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后来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
飞行。
8.《千年梦圆在今朝》
(1)“梦”指的是中华民族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圆”,使圆满、使周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并于10月16日顺利返回,它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万户,中国第一个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我国正式实验的月球探测工程是“嫦娥工程”。
(3)《千年梦圆在今朝》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在梦圆的过程方面,课文列举了嫦娥奔月的神话,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想象和万户亲身实践,表现了炎黄子孙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探索方面,课文重点写了“神舟五号”的研制过程,充分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敢于探索的精神。
9.《繁星(一五九)》诗中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的是生活中
遇到的挫折、磨难。
10.《白桦》
(1)前两节重点写了白桦的外形,后两节重点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
(2)本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白桦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描写白桦的美丽景象,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颜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
(3)诗歌描写了白桦在多种环境中的美,环境有:寒冬的雪后、清晨的朝霞中、朦胧的寂静中。
11.《在天晴了的时候》诗中依次描写出了雨后的: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在作者描绘的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中:“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闲游……
12.《猫》
(1)猫的特点:古怪而可爱。
(2)老舍笔下的猫性格有些古怪,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既老实又贪玩,却很尽职;二是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一声不出;三是有时很胆小,有时又无比勇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猫老实的表现在:成天睡大觉;它很贪玩表现在:一天一夜不回家;它很尽职的表现在:屏凝视捉老鼠。
13.《母鸡》
(1)重点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鸡雏。
(2)课文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联系全文来看:
从夜间有什么动静就啼叫,可以看出母鸡很负责;
从鸡雏们的肚子圆圆的,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可以看出母鸡很慈爱;
从有一点响动,就警戒起来,准备作战,可以看出母鸡很勇敢;
从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可以看出母鸡很辛苦。
(3)本文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人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写了母鸡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14.《白鹅》
(1)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将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作对比,表现鹅的叫声严肃郑重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来表现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高傲”的意思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3)叫声的表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步态的表现:傲慢;从容,大模大样;傲然站立。
吃相的表现: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大踏步。
15. 《海上日出》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2)本文的中心句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描写了海上日出时壮观景象。
文章结尾用反问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做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3)作者按太阳变化的顺序,抓住了颜、光亮、位置变化,刻画了太阳在海面下、露出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的四个画面。依次描写了是: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
16.《记金华的双龙洞》
(1)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2)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作者去双龙洞路上,再写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最后写出洞。
(3)洞口的特点:很宽; 外洞的特点:高大;孔隙的特点:狭小;
内洞的特点:黑、大、奇,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4)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作者游览的先后顺序;一条是暗线,即
作者多次写到水,以溪流流经的路线为线索。
17. 习作例文:
(1)《颐和园》颐和园在北京(城市名),课文主要描绘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方位顺序,分别描写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的景物。
塞下曲的古诗的意思(2)《七月的天山》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由远到近的顺序,从“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语句看出来。
18.《囊萤夜读》
(1) 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的意思是:用口袋装。“萤”的意思是:萤火虫。“囊萤”的意思是:用袋子装萤火虫。
(2) 故事中赞美了车胤学习刻苦的句子是:“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
书,以夜继日焉。”
(3)文中概括车胤精神品格的句子是:恭勤不倦。车胤遇到的困难是:家贫不常得油。车胤的方法是: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4)这个故事讲的是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我知道这样的故事还有《程门立雪》《手不释卷》《铁杵成针》。
19.《铁杵成针》
(1) 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的意思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主人公是唐代诗人李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