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段的古诗文整合教学——以七夕乞巧组诗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2T07:41:40.814Z  来源:《教育学》2021年10月总第263期作者:杨岚[导读]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杨岚广东省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518020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指出了“诗教”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据调查,现在小学语文诗教存在以下问题:忽视教与学法指导、讲多学少缺少获得、内容单一容量不足、资料支撑或多或少、逐句翻译依然存在、背多诵少运用甚微。这导致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不大、诗教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穿插、浸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进步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诗教中,恰到好处的资源整合,可以降低古诗文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其理解和体验。
综合当前小学语文诗教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以七夕乞巧组诗为例,从抓诗眼,主题为线联结资源;释难词,字理作桥解读诗意;读诗文,吟诵得法品悟诗情;拓意象,图文化形引入诗境这四个方面来浅谈高年段的古诗文整合教学。
一、“举纲而万目理,提领而众毛顺。”——抓诗眼,主题为线联结资源
晋代的傅咸在《司隶校尉教》中写道:“诚以举纲而万目理,提领而众毛顺。”道出了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的道理。“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在《次韵吴传正枯木歌》有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他在《僧清顺新作垂云亭》中又云:“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文中最关键的词句,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是理解诗文的一把钥匙,抓诗眼可以带动全篇,提高对诗文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七夕乞巧组诗选自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经过文本细读,笔者从《乞巧》这首古诗的诗眼“七夕”入手,发现整个单元都与七夕节相关:有两篇与七夕节相关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有表现七夕习俗的古诗《乞巧》,有体现七夕意象的古诗《鹊桥仙》。因此,确定诗教的主题为:七夕,并以此为线,联结诗教资源。
1.七夕主题,整合诗文资料。
《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古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其中,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故事家喻户晓,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结合已学课文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的内容,依据语文园地三交流平台的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为基础,学习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中的古诗《乞巧》。将古诗《乞巧》的学习与诗中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单元串联,作为学生学诗前的展示,然后在教学中融入古诗吟诵的方法,旨在通过吟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文,体会古诗文的音韵之美,接着引入秦观的《鹊桥仙》,运用刚学的古诗吟诵方法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自己尝试再吟诵,巩固古诗吟诵的方法,最后图文结合了解七夕习俗,展开文化的延伸,诵读七夕意象的古诗文。
从创造性地复述七夕的民间故事到古法吟诵《乞巧》,从迁移学法吟诵《鹊桥仙》到最后图文结合了解七夕习俗,诵读七夕意象的古诗文,以七夕主题为线,串联整合了整个单元的文本内容和课外拓展的古诗文资料。
2.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材料。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纲要》中指出:“对经典的释义与解读,应力求准确无误,根据作者的时代背景、整体思想进行阐释,使学生从经典学习中生活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教学七夕乞巧组诗前,笔者让学生上网了解了林杰的个人资料和七夕相关诗句的诗人的背景资料。在教学《乞巧》时,笔者一边出示乞巧闹市的古画图片,一边介绍:“古人在过乞巧节时,从初一就开始购置乞巧物品了,临近七夕时,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场面非常壮观。诗人林杰看到乞巧节时,人们欢度七夕的情景。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有了课前对诗人的了解,看着古画中乞巧闹市繁华的景象,学生能更切身地感受到诗人林杰有感而发的情意。从课前以七夕为主线查阅林杰、秦观、李贺、杜甫、李清照等诗人的相关资料,到上课时图文结合的情境简介,联结整合了诗人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能够知人论世,为诗教铺垫了基础。
二、“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释难词,字理作桥解读诗意
唐代的宋之问在《灵隐寺》中写道:“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如果说解读难词是踏入诗意这条天台的路,那么字理识字就是让我们度过难词这条路的石桥了。在教学《乞巧》这首古诗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去到第一句诗中的两个形近字“宵”和“霄”。学生会发现它们是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形声字,笔者先让学生用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然后用课件演示汉字的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两个字下面的部首
都是“肖”字,指变小变细。“宵“字上面是“宀”指“人家”,表示一家人说话声变小变细,要休息了,因此“宵”是夜晚的意思。而“霄”字的上面是“雨字头”,表示雨云变小变细,雨云来自天空,因此“霄”是天空的意思。
天津师范大学的教授田本娜说:“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据汉字的演变规律教学汉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这里通过汉字的演变规律让学生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字的本质,区分了识记了“宵”和“霄”这两个形近字。“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笔者通过整合字源资料,以字理作桥,让学生解读了难词,进而在通读中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读诗文,吟诵得法品悟诗情
唐代刘禹锡的《秋词》中写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果说古诗文就像秋日,晴空万里,那么笔者希望借助“古法吟诵”这只仙鹤让学生排开诗文的云层扶摇直上,借助想象的翅膀,引发学生飞上诗情的云霄。吟诵是读书,就是读懂诗文、情通古人、体悟意境。这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腔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要“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乞巧》这首古诗时,笔者依据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整合字正腔圆、平长仄短、入促韵长、声调起伏、依字行腔、摇头摆身六个吟诵方法,通过多形式的诵读、吟唱、想象、联想披文入情,让学生从易到难逐步习得吟诵方法,品悟诗情。
1.字正腔圆。
笔者让学生自读古诗,读正确、流利。学生在读自学中习得吟诵的第一个方法:字正腔圆。
2.平长仄短。
塞下曲的古诗的意思笔者一边用手势给学生讲解简单的吟诵知识,一边板书示范:一二声为平,画横线,读长音;三四声为仄,画竖线,读短音。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学生习得吟诵的第二个方法:平长仄短。
3.入促韵长。
首先,笔者用板书示范讲解:除了平声、仄声,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类字叫“入声字”,不管它声调是什么都要读得短而急促,这叫“入声归仄”,我们可以竖下画点。其次,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感知入声字发声的原因和作用。比如:四年级下册的《塞下曲》中的诗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月、黑”是入声字,读得短而急促是为了表现夜黑风高,单于逃跑时紧张的氛围。接着,提供查询入声字的途径:通过查《平水韵表》的几个韵部,四质、十一陌、十三职、五物、六月,发现“七夕、碧、织、乞、月”都是入声字,再次,笔者提示:诗句末尾押韵的字叫“韵”,韵字读得最长,我们要画长横。引导学生出韵字,也就是韵脚:“霄”“桥”“条”。最后,笔者一边打手势,一边示范读音,学生边做手势,边跟读。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中,学生习得吟诵的第三个方法:入促韵长。
4.声调起伏。
笔者先是示范讲解:要读出古诗文的韵味,还要注意声调的高低起伏,在吟诵里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传统记载的读法有些高深难解,浅显的来说,平声(分阴平和阳平)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然后,将古诗按平上去入进行归类:平(今宵、家家、霄、秋、穿、牵牛、河桥、红丝、条),上(几、巧),去(看、渡、望、尽、万),入(七夕、碧、织、乞、月)。最后,教师示范读法,指导学生逐字读出不同的调。在归类跟读中,学生习得吟诵的第四个方法:声调起伏。
5.依字行腔。
笔者先让学生谈吟诵的感受,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自然有思、能悟、愿说。然后提示:吟诵是情之所至,有感而发,吟诵须得摇头摆身,让我们一起慢慢地摇头摆身地吟诵。接着,用课件出示古人行吟图,引读道:“你们看,我们读到的所有美妙绝伦的诗文,大都是古人这样且行且吟创作出来的。因此,古诗文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声音的文学。谁能一边展开想象,像古人一般,把《乞巧》行吟出来呢?”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学生在古琴配乐的烘托下,在古画的情境想象中,在高低起伏的吟诵中,把留在纸上的文字变成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声音,吟诵出个体的感受。
《毛诗序》中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体动来表达诗文的兴发感动,是情感抒发的最高境界。在教师的图文引读中,在学生的“言之、嗟之、叹之、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学生串联起了前五个方法,水到渠成地习得吟诵的第五个方法:摇头摆身。
当学生习得方法后,再学习宋代秦观的《鹊桥仙》,能初步巩固和训练他们迁移运用的能力。就这样,笔者通过整合诗文的六个吟诵方法,以《乞巧》为主,教师“授之以渔”,学生吟诵得法,以《鹊桥仙》为辅,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自然能在反复的吟诵中品悟出诗情,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四、“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拓意象,图文化形引入诗境
《纲要》中写道:要使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民俗文化的了解。”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为加大经典诗文的阅读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原有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扩展是十分必要的。高年段的学生,对诗文“意象”应该有初步的感知,这能提高他们感受诗蕴的能力。唐朝孟郊在《上包祭酒》中写道:“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笔者希望借助于“意象”这个黄鹤的翅膀,能够带学生飞入诗境的万里天空。
七夕节意蕴万物有灵,人间的喜怒哀乐被寄托于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让人们生发出各种情感,继而自发吟咏,因此,七夕是古今诗人最钟情的时令节日类的意象之一。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寄托着诗人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纵览中国古典文学,以“七夕”为意象的诗文璨若星河。
1.七夕是诉说离别的意象。
整合同一主题“离别”意象诗文。笔者用从传说到现实梯度引读节选诗句的方式,让学生诵读感知,从《诗经·小雅·大东》传说中牵牛织女的分离到《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中相思,从现实生活中宋代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夫妻被迫分离的悲情到宋代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在引导学生感悟离别的意象,可以写出高雅的审美情趣。
2.七夕是描述女性活动的意象。
整合七夕习俗意象的图文资料。笔者先是简单讲述了元代杜仁杰的散曲《商调·集贤宾北》,它借助一整套乐曲,先描述牵牛织女星的天象,然后极力铺陈了七夕佳节的各种民俗活动,又写了一批庆祝的女子的神态和声乐震天的祥和喜庆。然后出示古画,让学生直观地看
到七夕的习俗:拜织女、漂针试巧、蛛网乞巧、洗发、染指甲、金盆种生和拜摩诃罗都是求子的、吃巧果、晒书晒衣,拜魁星是乞求自己的孩子读书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在古画的情境中感知以女性为主的活动意象,既觉雅趣又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民俗的文化。此时,笔者引读结尾“人生愿得同欢会,把四季良辰须记,乞巧年年庆七夕。”学生自然心领神会。
3.七夕是表达感发情思的意象。
整合相同主题“七夕”却不同情思的诗句。笔者以依次引读节选诗句的方式,让学生诵读感知:有唐代李贺因七夕怀念所眷恋女子的抒情之作《七夕》;有唐代孟浩然因七夕思乡思亲而抒发理想的感发之作《他乡七夕》;有宋代苏轼因七夕离别却豪情旷达的情怀之作《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有宋代范成大因七夕思索人生离愁悲绪不已的感悟之作《鹊桥仙·七夕》;有宋代吕渭老因七夕生病悲伤却入梦与友人欢聚的虚实相映之作《小重山·七夕病中》。
在这里,笔者通过查阅大量七夕相关主题意象的古诗文,图文结合,化无形为有形,转抽象为具体,将内容相似、格调相同的不同作者的诗词联系起来,以一首整合多篇的呈现方式,从中节选最典型的
诗句一边以引读的方式进行解读,一边让学生诵读,这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能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触类旁通,轻松积累了古诗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高年段的诗教课堂中,有效地整合教学,让师生读诗时抓诗眼、释难词用心与作者对话而得秀,学诗时读诗文、拓意象得法与文本对话而得言,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诵读和理解的能力、想象和感悟的能力,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哲理启迪,陶冶情操。这样的诗教课堂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而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诗教课堂才是灵动、扎实、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王力诗词格律[M]. 中华书局,2019。
[3]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
[4]陈少松古诗词吟诵导论[M]].中华书局,2017。
[5]启功诗文声律论稿[M]. 北京出版社,2018。
[6]朱自清.经典常谈[M]. 中华书局,2020。
[7]第二讲利用汉字规律进行教学?[J]?. 田本娜.小学语文. 2010,第005期。
[8]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与使用研究[J]. 林凛彬,罗聿言.文学教育(上).2021(05)。
[9]多元化整合,让古诗词展现新韵[J].丁明建.新作文:小学(1-3年级).?2020,第10期68-69(2)。
[10]张玉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策略初探[A].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