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
  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结合学诗,培养学生自学、表达、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读进去,联系实际想开来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解,以读促感悟;通过创设情境,拓展阅读,感悟内涵
  。
  (四)情感目标:体会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二)难点:
  1、体会这首诗词句简单明了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2、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设计特:以读为主,积淀语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解题
  1、课件出试“陆游临终”图(配乐),教师深情诉说导入,板书课题:
  《示儿》。
  2、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整体通读,品悟诗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四人小组伙伴交流
  ,共享学习收获。(教师可见出示自学建议)
  2、汇报交流:
  (1)多种形式朗读汇报,引导学生展开评议。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适时鼓励、点拨读诗方法,指导朗读。
  预设点:元知、但悲、王师、乃翁。
  (3) 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齐读。
  三、拓展研读,领悟诗心
  1、临终前,陆游有许多的话想说,他最大的牵挂不是他自己,也不是自
  己的家人,而是——(板书:但悲不见九州同)
  2、你们看,出示(临终图)师介绍当时历史背景,出示《秋夜将晓出篱
  门迎凉有感》
  3、拓展阅读1,悲“泪”
  (1)自由朗读,静心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2)指生读——师:遗民泪尽胡尘里,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想象后言说)是呀,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
  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他们为什么流泪?(痛失亲人、家破人亡
  、流离失所、充满仇恨、苦苦期盼……)
  (3)壮美的山河已经落入了金兵之手,老百姓以泪洗面,苦不堪言。看
  到这一些,想到这一些,陆游就感到无比揪心的悲痛啊!直至临死前,他
  念念不忘的还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4、拓展阅读2,恨“醉”
  过渡:那么,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南宋权贵和皇帝又干什么去了?
  ——出示《题临安邸》,师深情朗读。
  引导想象说话: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他们只知道
  干什么?——
  5、对比参读,深化感悟
  引读: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1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65年
  过去了——(诵读:遗民……)王师们呢?——(诵读:暖风……)他们
  早已忘记了北定中原,早已忘记了收复失地。可是,陆游呢?他有没有忘
  记?他一心期盼着祖国统一!于是,一直到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
  ——但悲不见九州同。
  同学们,“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分明是诗人那颗至死
  不渝的爱国心啊!(板书:爱国忧民)师生共同背诵古诗(播放舒缓低沉
  的音乐)。
  四、自由写话,提升情感
表达爱国的诗句  1、教师出示课件并朗读:
  上面的三首古诗为我们勾勒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浮华的临安邸、萧条的村
  庄、衣衫褴褛的中原百姓……请你发挥想象,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一番
  具体的描述,也可以结合抒发自己的感想。
  2、学生写作片段;指名朗读交流。
  3、出示学生习作:
  所见
  陆游已去永安息,南宋仍是火烧心。
  达官贵权花天地,百姓忧愁累不止。
  板书设计:
  示儿
  泪
  南宋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爱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