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己亥杂诗教案及反思
12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3课时
《己亥杂诗》
【课时目标】
1.认识“亥、恃、擞”3个生字,会写“亥、恃、哀、拘”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己亥杂诗》。背诵《己亥杂诗》。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题目
1.导入古诗题目。
(1)齐背《示儿》《题临安邸》。
(2)导入:前面我们学过两首南宋诗人写的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诗。
(3)板书古诗题目。引导: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4)学生齐读古诗题目。
(5)教师介绍: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诗人47岁,因厌恶仕途,他辞官南归,并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315首七言绝句,题为《己亥杂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
2.简介作者。
学生自主交流: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们对诗人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破旧立新,抵制外来侵略,曾全力
支持林则徐禁除。
【设计意图】对与学生时空距离较远的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是学习的良好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走进文本,更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朗读诗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字音。
(3)比一比,识记生字:寺—恃,数—擞。
(4)指导朗读:再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好诗句的节奏。
课件出示:
表达爱国的诗句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
(2)小组交流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大致意思。(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前面所学方法,借助注释和搜集到的资料,理解诗意。
三、品读诗句,体悟诗情
1.品读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指名朗读。
(2)教师提问:这里的“生气”是发脾气的意思吗?“风雷”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雷吗?
(3)补充资料。
课件出示:
当时的清无能,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百姓,官吏贪污横行,民不聊生。当时用死板、单一、陈旧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人们都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举国上下一片死气沉沉。
(4)理解“生气”“风雷”。
“生气”在诗中指朝气蓬勃的局面。“风雷”不是指自然现象,而是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5)教师提问:“万马齐喑究可哀”中“万马”是怎样的场景?(壮观、声势浩大)“万马齐喑”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6)师生合作朗读。
①教师:诗人之所以希望——(学生读)九州生气恃风雷,是因为——(学生读)万马齐喑究可哀。
②教师:因为——(学生读)万马齐喑究可哀,所以诗人希望——(学生读)九州生气恃风雷。
(7)讨论:诗人因什么而哀?(因九州无生气而哀;因科举制度而哀;因清无能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痛惜之情和爱国之心)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唤醒昏君,唤醒庸官,唤醒愚民)
(8)再读第一、二句诗,深切体会诗人的“哀”。
2.品读第三、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