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1
  1、导入:
  有些诗句大多人不知道它出自何人之手,却能永远铭记,千古传诵!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结合注释一走近作者,结合注释二三了解词人写作背景。
  3、思考:辛弃疾因何而登“亭”?
  明确:为了消愁解闷(板书“愁”)。
  4、让我们走进诗词,了解词人的愁情所在。
  老师范读诗词,学生初步体会愁情。
  ⑴赏析上片:
  同学们集体有感情地诵读,思考以下问题:
  ①上片写景部分有哪些意象?
  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③上片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板书:景:苍凉、空阔——情)
  (学生回答)意象:楚天、秋水、山、落日、断鸿、游子;
  情:乡思、孤寂、空有抱负、壮志难酬。
  同学们根据品出的情感诵读。
  ⑵赏析下片:
  同学们诵读下片,思考问题:下片用了哪些典故?抒发了什么情感?
  (学生回答)典故:张翰、许汜、刘备、桓温;
  情:乡思、激愤、为国为民——反用其意;
  壮志难酬、年华虚度——正面用典。
  赏析“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情感:苦无知己、壮志难酬。(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
  5、总结:
  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韬武略换来的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长歌。这是英雄人格意识的变向表达。我们从这首词中分明也能品出他对英雄悲壮人格的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遭遇,使他一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拓展延伸:赏析词人的《青玉案元夕》,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用精炼的语言评价辛弃疾。
  板书:景:苍凉、空阔——情愁张翰许汜
  典:刘备——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桓温
望海潮教学设计2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城市——兰州。兰州也被评为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我们兰州人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幸福呢?
  二、简单介绍柳永在宋代词坛做出的贡献
  1、柳永是宋代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2、柳永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长调与小令平分秋。
  三、品读词作
  1、 请一位学生朗读《望海潮》 ,如有错误,请其他学生纠错。目的:读准字音。
  2、 请全体学生看文中注释默读本词。目的:理解词意。
  3、 老师配乐范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及节奏。
表达爱国的诗句  4、 请全体学生齐读。
  四、品析杭州自然风物之美
  1、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明确:运用炼字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词来品析词句的意境美。例如:“烟”:写出了柳树迷离朦胧的意境。根据意境指导朗读:轻声舒缓的读。
  2、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明确:运用炼字法,分析“绕”、“卷”用字的妙处。根据意境指导朗读:音调急促提问:此句为何与柳永婉约派词风不尽相符?明确:由于年龄、际遇的不同。
  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析湖山、桂子、荷花的意象营造的意境。根据意境指导朗读:惊叹、艳羡的读。
  五、品析杭州百姓生活的繁华和谐
  1、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展现了杭州人民生活的富庶和奢华。
  2、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明确: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意境。通过“嬉嬉”一词了解杭州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根据意境指导朗读:热闹、祥和,轻快地读。
  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根据意境指导朗读:陶醉满足的读
  六、小结:
  词人柳永一句一景向我们细致入微的描绘出杭州的三重美:美在风景、美在生活、美在和谐,融情入景,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与赞美。
  七、迁移应用:
  品读了柳永笔下杭州的三美,请学生们观看有关兰州的幻灯片,用美的眼光、智慧、优美的文笔描绘出我们脚下这片热土的美丽之处,表达对它的热爱与眷恋。然后与同学们分享写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