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快乐阅读。
《示儿》
(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   时期 (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   的口吻,表达诗人对   , , 的无比渴望。
[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九州 。 元: 。无: 。
但:   。 乃: 。
[4]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我还能写出积累的爱国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微阅读。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写作背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写作背景: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作背景: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____)
(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
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D.几位诗人都是在歌颂自己。
[3]任选一首诗,从中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________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和__________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场景。
[2]“村庄儿女各当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承首句____________________,日夜辛劳,各担其责,启____________________句儿童也力所能及地在桑树荫下学习种瓜,赞颂了农民勤劳(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体现了家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家庭成员各自承担家务劳动,男耕女织,儿童则学习种瓜,家庭内部关系和谐。
[3]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歌三、四两句写儿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破:___________ 将晓:_____________ 王师:____________
[2]解释画“ ”句子的意思。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诗在表达上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军行》写了戍边士兵的____________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作者平生第一____诗。
5. 古诗阅读。
稚子弄冰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弄冰的情景。
“稚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
[4]弄冰结局。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5]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补充诗句并完成各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  )河东入海,
(  )(  )仞(  )(  )摩天。
遗民泪尽(  )(  )(  ),
南望王师(  )(  )(  )。
(1)填空。
  这首诗是( )爱国诗人( )写的。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示了(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 )。
(2)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表达爱国的诗句
  ①“王师”是指宋朝的军队。(  )
  ②这首诗是诗人48岁时写的一首爱国诗。(  )
  ③“五千仞”是形容山之高,“三万里”是形容河之长。(  )
  ④诗题朗读时是这样划分停顿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7. 古诗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从首句我们可知,诗人的家乡在_______,从_______到诗人的家乡只隔着几座山。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合理的想象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至少用上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衬托手法中的两种,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已亥杂诗》是组诗。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
已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
A.朝廷 B.人才 C.天公
[2]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课文中表达的是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的是__
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①  ,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②遮。
(注)①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②暮云:傍晚时的云。
[1]根据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目远眺却望不见家乡,是因为________。
[3]诗人极力描写家乡的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之情。
10. 阅读理解。
舟过安仁①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①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③棹:船桨。④怪生:怪不得。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弄冰》一诗中,与《舟过安仁》中的“小童”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稚子弄冰的过程是取冰、穿冰、___________。两首诗都让我们看到了的___________儿童。
[2]《舟过安仁》中“无雨都张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出了两个孩子巧用计策,借风行船的奇思妙想。
B.《稚子弄冰》围绕“弄”字,突出“稚”字。炽热的童心让孩子们忘记严寒,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C.“怪生”和“忽作”两词,暗藏着杨万里对天性顽劣的孩子制造恶作剧的不满与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