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乡愁”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在1950-1980年代这一海峡隔绝的特殊历史时期,数十年有家难归的悲欢离合,形成了台湾当代诗坛中经久不断的“乡愁”书写史。本文试以50-80年代台湾现代诗歌中的“乡愁”书写为对象,探讨这一时期“乡愁”诗歌的渊源、发展演变以及大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台湾 现代诗 乡愁
一.“乡愁”的文学类型及其内涵
1980年前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开始解冻,大陆的台湾文学介绍和研究也始于此。可以说,在两岸恢复交流之初,对台湾“乡愁”文学的关注就俨然成了大陆介绍、研究台湾文学研究的重头戏。以“乡愁”作为主题进行编选的文学作品集纷纷出现,如巴楚《台湾爱国怀乡诗词选》、郁新琳《怀乡思亲集:台湾作家散文集》、海东生《台湾怀
乡思亲诗词选》、王晓翔、张胜荣《古今怀乡思亲诗词选》《游子吟:台湾同胞怀乡思亲文选》等。连没有冠以“怀乡”、“思亲”名号的《台湾诗选》,选的也大多是爱国的“乡愁”主题诗歌。从此,1950-1980年代台湾的“乡愁”乡愁诗诗歌,引起了大陆各界人士的持续关注,经久不绝。
大陆学术界普遍将1949年前后国民党带领200万大陆军民迁台视作台湾“乡愁”文学诞生的起始点,部分台湾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1]“乡愁”文学在台湾被称为“怀乡文学”、“回忆文学”[2],包涵小说、散文、诗歌各文体,小说的代表人物有杨念慈、朱西宁、司马中原、林海音、白先勇等,散文创作者则包括梁实秋、琦君、张秀雅、王鼎钧、张拓芜等,他们都是从大陆漂泊至台湾的外省人。后来卓有成就的台湾诗坛“三老”、余光中、郑愁予、洛夫等诗人同样是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的大陆人,“乡愁”诗歌也就成为“乡愁”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代以来台湾的留学生文学也是“乡愁”文学中的一个分支[3],其成就主要在小说,但也产生了一些散文、诗歌佳作。杨明在《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中则认为“除了迁台作家的‘怀乡文学’,‘留学生文学’与‘移民文学’是台湾当代文学中具备离散概念的两种类型”。[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