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
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
怀念嵇康
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
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
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
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生不逢时,国人莫我知;望尽天涯路,谁晓寸肠蚀。他定会思考:秦为何兴暴而亡速?秦建成时,又废周之分封而行郡县。周系宗亲,秦系中央。汉灭秦后而行郡国,以固王室。周之制以一脉而统天下,长治久安,秦对同姓的寡亲和对天下人的刻薄搅成一团,这便成了不道德的制度。汉后天下三分,明争暗夺,尔虞我乍,政治昏暗。晋又以谋权继承天下大统。孰对孰错,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想不清的时代问题。偌他生活的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若随秦始皇虎踞六国,随刘邦统一天下,若随汉武帝……可偏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政治黑暗,阶级分明,带着失望,他一路哭向天涯,以天地为友。
“放荡不羁,风流倜傥”成为了人们心中用来形容他的最好的词,可是,在这背后是一颗无论如何也不能“无为”的心,那种怨恨,经不起打击。怎可摧眉折腰为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他在那个时代里作了一个没有席位的发言。
他可算得千年花香圣洁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开就是一千多年,跨越千年而美丽,守自己抱负也是一生,一生。
抬头.,已不见云影,半亩方塘一鉴开,沐浴新的太阳,我想到了升华与超越。
孟子曾曰:“一个人假如在一乡范围内是杰出的,那么他就必在一乡中寻同样杰出人为友;假如他在一国或天下是杰出,那他必然在一国、天下间寻志同道合的人,若寻遍天下也不到,那就只能古人为友。或许嵇康也会于屈原为友,可惜他们隔百年时光,各自孤独,他们的泪流在一起,那时亘古之愁,是酒不能淡的万古寂寞。
徘徊之余,更感一种永恒,跨越千年至万年的光亮,坦坦荡荡,千年圣洁,我想成为他。
高考作文素材:嵇康轶事典故
狂放任性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嵇康年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向秀曾叙述其与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钟会陷害嵇康时,给其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鄙视权贵
钟会身出名门,是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但是嵇康拒绝与其交往。但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敬佩有加。《世说新语》记载: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对此记恨在心。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曹氏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唯美文章
隐于竹林
嵇康回归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谊。《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晋书·嵇康传》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他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的精神特质的体现。
仗义执言
本来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但这两兄弟突然间闹出了一场震惊远近的大官司。吕巽见弟媳徐氏貌美,乘吕安不在,指使其妻用酒把弟媳灌醉,将其。事发后,吕安欲诉之于官。吕巽急忙请嵇康从中调停。嵇康因与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遂应吕巽之请,出面调停,把这件事情按了下来。可是,事后吕巽却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说吕安不孝顺,竟然敢挝母亲之面。有口难辩的吕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贵的朋友嵇康。嵇康拍案而起。嵇康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骂吕巽一顿。他想通过绝交来表白自身的好恶,他也想通过绝交来论证朋友的含义。吕安入狱后,为了说明真相,自然要涉及嵇康调停之事,嵇康也因此被投入监狱。
嵇绍不孤
嵇康临死之前,没有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自己的哥哥嵇喜,没有托付给他敬重的阮籍,也没有交给向秀,而是托付给了山涛,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一说“巨源在,汝不孤矣。”)这才叫真正的朋友,这才叫真正的知己。
在嵇康死后,山涛对待嵇康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山涛没有辜负嵇康的重托,一直把嵇康的儿子养大成才。山涛和王戎,在嵇康被杀害之后,对嵇绍一直都特别的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与责任,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拥有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
十八年后,嵇康的儿子嵇绍也在山涛的大力举荐下,被晋武帝“发诏征之”,后来还成为晋朝的忠臣。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了千古传扬的佳话。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嵇康的散文
去年年底写了篇《竹林七贤之阮籍》后,这股魏晋风依然在内心如帜旌荡,竹林七贤的生动形象总在脑子里涌现晃动。本来带孙子忙得无暇动笔,但为平伏这种内心欲动,也为答
谢好友的鼓励,再忙也得抽空提笔了却这份心愿,接着写!
本该最先写上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他与阮籍并列,但就整体人格论之,嵇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比阮籍高出许多,尽管他一生一直钦佩着阮籍,但我认为他的精神追求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但反复斟酌,还是先写了阮籍,因为阮籍在曹魏、司马氏血雨腥风政治斗争中侥幸存活,保全了自己,而嵇康就没能,恰好,嵇康非常崇敬、欣赏阮籍为人处事作风。按当今流行语,阮籍就是嵇康的偶像,嵇康是阮籍的粉丝。再者,也合乎友们倡导生命是第一位的,若没了生命就什么都没了的理念,纵使我不苟同其观点,但多少觉得圆润练达、全身而退还是为好。
虽竹林七贤个个崇尚老庄,崇尚自然,追求理想境界,可政治斗争残酷性他们是亲眼目睹了的,因此均与官场持不合作态度,但在曹魏、司马氏两政治集团争斗的胜负渐渐明朗,在司马氏咄咄逼人的高压下,竹林七贤也分崩离析。最年长也是组织者的山涛与险些被杀(因是裴颜岳丈而被免)的王戎投靠了司马氏集团,成了司马氏的心腹。但嵇康崇尚老庄的理念纯粹,又偏袒曹魏,加之性格刚烈骨鲠、鄙薄官场,统治集团怎会容忍?不杀他才怪哩!任何统治阶级对危害其统治利益的,即使你是名士,杀你也绝不会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