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说课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1)《废墟的召唤》是语文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写于1979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停滞不前。学习本课能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2)通过《家》《石缝间的生命》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而本课的学习,则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形象的描绘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从而掌握议论性散文的表现手法。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⑵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简约含蓄的语言,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二、说教法
1、朗读法: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阅读散文的能力,通过朗读或默读,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本文语言含蓄隽永,意蕴深厚,很多句子颇有深意,这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3、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
4、欣赏教学法:深入挖掘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说学法
学生具有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究;而本文语言委婉含蓄,所以要反复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文中有一些不易理解的隐晦的句子,则需要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点拨,要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李绂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提问:你知道短片再现的是什么事件吗?看到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短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设疑自探,激趣读文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整理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作者写了什么废墟?一个怎样的废墟?
(2)废墟发出了怎样的召唤?他在召唤什么?
(3)废墟向谁发出了召唤?
设计意图: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课文,使朗读更具有主动性,更加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兴趣。
2、小组讨论,明白理解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以上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仍不能完全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则需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3、质疑再探,初探主旨
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讨论召唤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历史是沧桑的,废墟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更应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纲要内容(三)拓展延伸,深化主旨:
展示图片:新老唐山——旧貌换新颜              广岛——建在废墟上的城市
          楼兰古城、庞贝古城——依旧是废墟    战后的伊拉克
提出问题:圆明园需要改造吗?
设计意图: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圆明园不需要改造,留下这个历史遗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这是教师应引出这篇文章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思考1979年是怎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学生会想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这些历史,这样就理解了废墟象征着这个保费待兴的时代,呼唤则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板书设计:            废墟的呼唤  宗璞
                废墟概貌——发出号召——对青年人发出呼唤
《废墟的召唤》说课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1)《废墟的召唤》是语文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写于1979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停滞不前。学习本课能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2)通过《家》《石缝间的生命》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而本课的学习,则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形象的描绘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从而掌握议论性散文的表现手法。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理解融情于景的写法。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简约含蓄的语言;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3、教学重点、难点: 炖羊肉怎么炖好吃又烂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语言,理解句子含义,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物超所值的反义词
二、说教法
1、朗读法: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思想感情,需要反复诵读,品味情感。
2、讨论法:本文语言含蓄隽永,意蕴深厚,很多句子颇有深意,这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3、欣赏教学法:深入挖掘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三、说学法
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伴随强烈的感情彩,常用文学语言委婉含蓄来表达深邃的哲理。所以要在诵读中思考、总结,读出自己的体会;在交流、合作与探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
见解,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点拨,要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图片,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圆明园的相关情况。
教师总结:火烧圆明园世界文化艺术的一大浩劫,圆明园废墟是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伤口,代表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吗?
设计意图:图片可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
(二)课文研讨,深入探究
1、课文对废墟进行了一番描写,请同学们圈点勾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的段落句子,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除了对废墟的描写,作者免不了对废墟周围的景象进行一番描写,出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口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的清冷。
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的,有感情地朗读有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研读景物描写,特别是彩的变化,体会作者心灵的变化,理解议论性散文融情于景的写法。石缝间的生命
(三)精读语段,品析语言
文中除了对比鲜明的景描写,也有满含悲怆的叙述,更有寓意深刻的议论,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觉得那些句子意味深长,似有言外之意,出来与组内同学交流。
教师预设题目:(1)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2)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由于语言的含蓄深刻,甚至还有一些隐晦,使得学生在理解上仍有一定困难,仍需要各组同学展开讨论,完成品味赏析语言,理解句子含义的教学目标。采用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会,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拓展延伸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你能列举一些事例吗?当今时代,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又该怎么尽责呢。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培养学生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五)板书设计:        废墟的召唤    宗璞
                             
                    融情于景            描写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