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优化课堂的教学行为
二期课改的精神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决不能是教师为主体,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二期课改之前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课堂中学生缺乏学习的思维容量,常常只是知识体系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识体系的主动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我认为,要真正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的理念,凸显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必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的行为,提高学生学习时的思维容量。
石缝间的生命
教学的行为包括诸多要素,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如学习目标的导入、学习目标的落实、师生之间的互动等;一个是课后的教学行为,如预习作业的布置、家庭作业的布置、作业的检查与批改等。在这里,我只对课堂中教学行为的优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教学(学习)目标
一篇文章,值得学生学习的目标可能有好多个,但是我们在一节课上不可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取舍呢?笔者以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中考的目标大纲要求,一是老师教学系统的安排,一是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需要情况。荀子
确定的教学(学习)目标如果不符合中考的目标培养要求,要么是超纲,学生难以通过学习加以掌握;要么是节外生枝,徒费精力。比如说,我们在学习说明顺序时,如果把理解逻辑顺序的具体内涵作为一堂课的学习目标的话,那就出问题了,因为在中学阶段并不需要学生掌握这一目标。
确定的教学(学习)目标如果不与教师教学系统的安排节奏合拍,要么可能超前,需要的掌握的学习基础还没有构建,学生难以掌握;要么可能是滞后,学生已经对这一学习目标有了较多的认识,再学习就会显得重复多余,不经济。比如说,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果在初二甚至初三还把它作为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加以强调,就不妥了。
确定的教学(学习)目标如果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就十分必要;如果不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不恰当了。比如说,联系文章和生活实际谈感想的表达能力,从初二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还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就可以把它作为一堂课甚至一个阶段的学习练习目标,加以巩固。
教学(学习)目标适切,方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证既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又能不勉为其难,难以实现教学(学习)目标。
(二)优化课堂的导入行为
一般来说,每一节课开始时,为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老师常常会用一些导入的行为,导
入到需要学习的目标上来。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郭龙场老师在上《致橡树》时,用的导语是一段句式整齐的描述性语句,效果很好,学生的劲头马上被调动了起来;我在上《石缝间的生命》时,就借鉴了这种导入的方式,我的导语是——
白居易看到离离原上草,感受到了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
李商隐看到春蚕和蜡炬,感受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
周敦颐池塘边赏荷的时候,看到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
杜甫漫步江畔的时候,看到了柳絮随风舞的“癫狂”,桃花逐水流的“轻薄”……
——这一导语,因为其熟悉而又新颖,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了所要学习的目标上来了。罗炜蔚老师在上《卖油翁》时,用的导入行为是让学生体验倒水,这种导入比较活泼,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际效果也不错。这种导入方式,我在上《顶碗少年》时也运用过,为了让学生明白顶碗是怎么回事,有没有难度,也为了给阅读文本时理解少年顽强拼搏的精神做铺垫,我让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顶碗表演。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初步体会到了顶碗的不容易,而且学习了解《顶碗少年》的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
课堂的导入行为可以视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必须切合教学内容,既要发挥出导入的作用,又要力求自然,不矫揉做作。
(三)优化课堂的提问行为
教学组织问题化,是我们学校“五化原则”之一。所谓“问题化组织教学”:就是教师要对教学内容“问题化”,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实现教学(学习)目标的落实,离不开老师的提问行为。提问哪些问题,怎么提问,这是一个值得讲究的重要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行为如果设计欠充分,一般会出现这样一些毛病:老师提的“问题”不能紧扣教学(学习)目标,有些枝枝蔓蔓,淹没或者是影响了主要目标的学习;老师提问的问题指向性过于狭隘,一定要让学生往他所设想的路子上走,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容易让学生走到这条道上来,从而导致老师引导费力,学生还是不能如愿的局面;老师提了一些大而化之的问题,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老师提问的问题不错,适切,有思维容量,但是却没有给予大部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常常是抛出问题后十来秒时间就让学生来回答或解决,这样的提问行为,只有极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够反应得过来,更多的学生往往是跟不上趟;老师提的一些问题,不成为问题,缺乏甚至没有一定思维的容量。
针对以上的常见毛病,我认为课堂的提问行为,首先要紧扣具体的教学(学习)目标来设计关键问题,问题之间脉络清晰。郭龙场的《忆读书》一课,进入主体部分学习时,只提了一个大问题——冰心在这篇文章里谈了哪些读书感受;花萍的《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课,主要提了两个问题——得到什么启示,从哪些事情里得到的;杨晓蓉的《晋祠》一课,设计的问题是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文章语言的优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的提问,不是减少了思维的容量,而是提高了思维容量,容易把思维引向纵深处发展,从而获得更多更深的认识和感受。枝枝蔓蔓式的提问,表面上看来,似乎思维容量大,其实只是浮光掠影似的思维,就像我们有些人旅游一般,只是知道那个地方有些什么东西而已,却没有多少深入的体悟,是“到此一游”式的阅读思维。
其次,提问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发散空间,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思考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我第一次上《石缝间的生命》时,问题虽然提得很具体,但是因为附加了按照课文表现的顺序来回答的条件,而且每个事物的品析又都是按照由形态到内涵的顺序,这样的提问,感觉上井然有序,但是实际的引导效果却不理想,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性给予了较多的束缚,搞得像让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一样,不仅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受到了挫伤,而且也使得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狭窄化了,因而使得教学过程显得颇为生涩。
电饭锅做煲仔饭
我第二次上《石缝间的生命》时,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提问注意到了这一要求,学生学习的效果就明显好转了;郭龙场在上《忆读书》时,也体现了这一要求,因此学生自然容易进入状态。
再次,课堂的提问,指向性要尽量明朗,让学生能够根据提问进入某种相应的学习状态。一般来讲,我们的公开课、展示课的备课都比较细致,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在听课时,仍会发现老师语言表达不够明确的地方,因为我们一般不会备课精确到备好每一句话(当然,精确到每一句话的要求,显然不切实际)。但是,一堂课的关键性的提问,比如说过渡性的提问、提纲挈领性的提问却不能含糊,必须鲜明。否则,学生就容易摸不着头脑。就像这次初一年级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理解的一道表述题一样,题干问了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就因为这样的问法,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了偏差。平常的课,一般都不像公开课、展示课那样精雕细琢,这样的问题可能就多,尤其值得注意。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或者有所突破的话,我们就应该在更细致的方面多琢磨琢磨,尽量减少、甚至消除课堂中哪些表达不明确的表现。唯有如此,上课时,学生才能更快地进入状态,思维才能更饱满。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既然提问了学生,就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留下合适的思考时间,不能因为担心进度而忽略了更多的学习主体。其实,只要我们需要根据学习的目标,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提问,优化提问行为,就不会产生影响进度的结果了。我们仔细想想,在自己听过的那些课中,被自己认可的那些好课,有几节课会有这样的问题呢?
(四)优化课堂的倾听和观察行为
课堂教学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老师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固然重要,但是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必须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朗读,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发言、朗读不仅可以让老师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理解的一些信息,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化的建设。学生发言、朗读时,老师最好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能置若罔闻,要注意从中寻值得肯定之处及不足之处,评点时方能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发言、朗读令你满意固然可喜,但是出现了偏差,也是一件好事,正是自己可以因势利导指正学生的一个契机。另外,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时的状态和表现,如果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不佳,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做些调整。切不能像寿镜吾老先生一样,自己陶醉,全然不管有没有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
(五)优化课堂的练习行为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都离不开练习行为,练习方式通常分为口头和书面的两种。不管是何种方式的练习,都应该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力求更有效。
语文课堂中的练习通常有朗读(认读生词、朗读课文)、释词造句、概述内容(故事情节)、复述内容、谈感受、小练笔等。怎样才能让这些练习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或者思维容量更高呢?
首先说说朗读。即使是认读生词,也有思维容量大小不一的不同做法。一般的做法是,先请学生个别读认,然后其他同学或老师纠正,最后再齐读生词。能否有一种提高思维容量的其他读法呢?实践证
明,认读生词如果和解释词语、用词造句结合起来的话效果更好。或结合课文,读一遍词语,读一句含有该词的课文中句子;或采用填空的形式,先出示句子,让学生试着填写合适的词,然后再出示一些可供选择的词语等。我在上《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曾经采用过这种办法,效果要比通常的认读好得多。这样的认读生词的练习方式,只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不宜把认读字词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说,文章的生词多,或者又是常见的、需要学生掌握的。
朗读课文的做法不同,思维容量就更不一样了。现在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这种做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好的是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方向,切入更快,上课更紧凑;不足的是,过早地求同,有时候会忽略了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尽管为了考试的需要,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认知、赏鉴文章的能力,我们需要做一些共识的引导和培养;但是读书是应当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能一律强求获得共识。怎样处理,才能既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又能有利于共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呢?我觉得,让学生“带”的问题不宜过于偏狭,宜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另外,从有利于思维的程度来看,朗读与默读效果不太一样。尽管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现。但是并没有说是朗读千遍,可以是默读。从读的流程来看,真正朗读起来,需要的是眼到、心到、口到,没有停留反复的时间允许,除非第二遍、第三遍的这样读下去;而默读既有眼到、心到、静默的口到,也可以有一些停留反复,除非有极短的时限规定。这种读法就是我们在做阅读理解时的读法。我们上课时,不妨
有意识地结合这两种读法,如果主要是为了准确、顺畅的认读,那就多一点朗读;如果主要是为了思考某个问题,那就多一点默读。
释词造句的练习,在课堂中也不乏出现。也有值得推敲之处。同样是释词,有的老师,直接解释词语,有的老师却让学生根据意义选择词语;还有的比较辨析近义词、结合造句、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义。哪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容量呢?很显然,应该是辨析比较的、结合语境、结合造句的。
概括内容和复述内容相对而言,思维容量较小。如果我们对此种练习不做一些规定,思维容量就更可怜了。一般来说,学生对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大体上还是能够体会到的,但是假如我们要求准确概括、或者要求其用一句话来概括,或者要求他们用规定的字数或按情节发展的结构来概括的话,他们就不容易符合要求了。因此,在课上给学生这样口头练习的要求和示范就显得很重要了。杨晓蓉和花萍在上《风筝》时,郭龙场、张丽、纪莉茹在上《忆读书》时,都注意从用一句话来概括方面提出了概括的要求;郭龙场上《我的叔叔于勒》、杨晓蓉、花萍上《小职员之死》、罗炜蔚、严琨上《枣核》时,概括情节时,就注意了体现情节结构方面的要求。电脑壁纸励志
谈感受是我们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内容,俗称为“小作文”。这样的训练,有时我们是放在课后做的,有时也在课堂上进行。课堂上的形式也是书面与口头兼而有之的。不管形式如何,要想让它的练习效果更好,就必须对谈感受的论述层次要求、可能有的感受
方面做一定的规定和启发。我们组室的老师,几乎都在课堂中有过谈感受的学习行为,但是,从练习的效果来看,还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这样一些规范性要求或指点。学生的“谈”不是欠规范,就是大同小异、缺乏广度或深度,而随后老师的评点、规范也不够鲜明有力。张丽在上《一千张糖纸》时,课上组织了学生就表姑的行为是不是欺骗进行了讨论和交流,这种组织形式,就有了谈感受的成分,学生的表现很积极,思想有碰撞,这已经不错;而随后张丽的点评也不错。更好的是,她又让这一口头练习演化成了课后的书面作业,这多少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进一步得到这方面规范地指导。
小练笔其实跟谈感受差不多,但小练笔的范围更广泛一些,可以是写仿句,写片段,也可以是改写、续写等。这种练习方式,我们也经常在课堂中使用。相对而言,这种练习的思维容量较大,有一定的难度。只要我们指引得当,让学生感觉不是很难,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杨晓蓉在上《写给云》一课时,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小诗的做法就很好。她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之后,出示了这一练习要求,而且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在完成这一练习时,既有一种挑战的难度感,又有一种创作的兴奋感;在交流时,很多学生还获得了一种成就感。我在上《给傅聪的一封信》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读了他们的父母写给他们的信,读完让他们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回信,这时我发现许多孩子在那一刻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们写信时的状态非常专注!
没有思维容量的练习,学生会感觉没有挑战性,没劲。有思维容量的练习,如果不能让学生有充裕的练习时间,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效果就不理想了。这种情况,目前还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前面
的内容学习还不够紧凑。因此,我觉得如果有了好的练习设计,就应该尽量保证它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适当简化前面的学习内容。
点心做法
(六)优化课堂的板书行为
语文课堂教学,常常需要教师适当的板书。适当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抓住课堂学习的脉络,加深印象。怎样的板书才能称得上适当呢?我认为,简明、体现教学思路、凸显教学要点,就是适当。现在,我们的板书基本已经符合这一要求了。但是,从教学的有效性来看,我觉得似乎还有点欠缺。这主要表现为,我们的板书有一种单词化倾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时我们的板书还可以多一点启发性的板书,或者可以多一点发散性的板书。我在上《生物指示现象》时的板书,就没有单词化,而是体现了启发性的特征,这种板书有些费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板书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我在上《陈毅市长》时,对陈毅的形象概括分析的板书就体现了发散性的特点,没有拘泥于常见的教参似的定论。
(七)优化课堂的朗读行为
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是我们学校语文组较多采用的一个策略。这个策略运用不好,就会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怎样运用这个策略,才能使课堂学习更有效呢?这一问题,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里我就不再赘言。我只想补充一点,就是我们还要给学生再多一点的读书时间,
让他们读得再充分一点。
(八)优化课堂的合作学习行为石油产地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老师运用让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这种策略运用得好,也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有效性。但是,我发现,有些合作学习不够理想,只有一种合作学习的热闹的形式,缺乏合作学习的必要。我认为,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要有求同或求异的难度性,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性的体验。张丽在上《一千张糖纸》时,让学生交流关于表姑的行为能不能算作欺骗,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显得有意义了。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认识到守诺言讲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培养人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想体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理念,凸显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就要把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看作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辅助性行为,予以优化,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