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湖州】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同样是看手机,你shū了吗?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5G富媒体实验室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思客早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众的读书习惯,累计回收有效问卷6660份。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截至2021年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间”第一利器。被短视频“霸屏”的你,有多久没读书了?我们分析了这6660份调查数据,为你描绘短视频冲击下读书人的变与不变。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并非如此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71.45%的受访者表示读书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最近登上热搜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让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读书主要可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有受访者说,“读书是认识世界的捷径”。
想读书,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79.91%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影响阅读完成率。有受访者说,“下班回家还要做饭看孩子,没时间念书”“阅读要动脑子,但有时候累了脑子就不转了”。
51%的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时长低于1小时。30~60岁的中年阅读体,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1~2个小时的比例较高。
43%的受访者表示空余时间被短视频、游戏等活动占据,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有受访者说,“不是不想读书,实在是短视频太吸引人”“手机刷着刷着,天就黑了”。但也有受访者表示,“短视频里别人分享的书,我会来读”“玩手机虽然占用时间,但也为读书提供了新入口”。
受访者中,超八成是“地铁读书人”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调查显示,82.18%的受访者选择用手机读书,70.39%的受访者会读纸质书,有声书阅读的比例则超过三成。《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人
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比2019年减少2.6本。2020年电子阅读付费用户中,26.8%的人每月平均花费100元及以上,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买单。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书成了通勤路上最好的陪伴。调查显示,85.4%的受访者会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阅读,且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城市化的进程滚滚向前,人们通勤的时间也有所增长,在每日枯燥无聊的上下班路上,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人们通过读书来“充电”、放松。
17~22点是阅读的“晚高峰”,超七成受访者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对多数人来说,白天的阅读时间趋于碎片化,晚上时间相对完整,没有太多社会活动,在这个时间段用来读书的人也更多。75%的受访者表示,一个月能读完1~3本书,13%的受访者每月能读完至少4本书。20岁以下受访者平均每月读完1~3本书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83%。
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是多数人的阅读选择
过去的一年,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书单。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小说、文学、励志与心理学类书籍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中都更受欢迎。法律类、童书教辅
、科学与自然、历史政治、理财投资等“功能型”或“学习型”书籍也在不同人中各有增长,而且集中度更高。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追求新知识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思客调查显示,20~29岁的年轻人,更偏好文学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习资料书籍。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文学艺术类、娱乐休闲类、专业学习类资料书籍更受青睐。
90、95后的年轻人爱读哪些红著作?京东大数据显示,《红星照耀中国》《苦难中国》等书籍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1985年以后出生的读者越来越愿意读《选集》等著作。无论是寻求心灵慰藉还是追求新知识,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在充满诱惑与忙碌的时代,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
(摘自《新华网》,2021年4月23日,略有删改)
[注释]①受众: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等。②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8.下面结论与上文信息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短视频用户规模暴增,是由疫情导致的。
B.中年体的空余时间完全被短视频占据。
4 23世界读书日C.通勤者用完整的时间来读的都是电子书。
D.年轻人有着较为集中的阅读方向和兴趣。
9.“同样是看手机,你shū了吗?”题目中藏着奥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10.有同学认为,上文只呈现客观事实,没有体现作者的态度与倾向。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结合上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11.联系上文和下面资料,结合你阅读教材中某一部名著的真实体验,写出你对“硬核书籍”的理解。(5分)
【资料】硬核: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近年来,其含义进一步引申,人们常用“硬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如“硬核规定”“硬核妈妈”“硬核玩家”“硬核人生”等等。(摘自《2019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2020年第1期)
8.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内容。A项,无中生有。“疫情”出现在第三个小标题下,原句说“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追求新知识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并没有阐明A项内容。B项,从第一个小标题中“30~60岁的中年阅读体,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1~2个小时的比例较高”看,“中年体的空余时间完全被短视频占据”太过绝对。C项,可抓住第二个小标题下“调查显示,82.18%的受访者选择用手机读书,70.39%的受访者会读纸质书,有声书阅读的比例则超过三成”判断,“通勤者用完整的时间来读的都是电子书”绝对化,故错误。D项可结合第三个小标题下内容判断正确。
9.示例:首先,shū,拼音中藏着奥秘。“shū"可理解为“书”“输”“舒”等多种意思。书:你读书(看书、听书)了吗?输:你让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了吗?“碎片化时间”你利用了吗?从“读书对于你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说,你输了吗?舒:你舒展身心了吗?你获得“心灵的慰藉”了吗?其次,题目中“同样”一词,则有对比之意,启发读者领会读书与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结果。“shū”中藏着奥秘,“同样”藏着对比,可见作者匠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妙处。解答要首先理解标题中的关键词,如拼音“shū",如“同样”,以及问句的句式等。“shū”没有直接写出汉字,用拼音代替,可拼读成“书”“输”“舒”等多
种意思。每一个字都有各自的内涵;“同样”则有对比之意,启发读者领会读书与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结果对比。另外,问句则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分析时要写出两种对“shū”的理解,对“同样”的理解,也可从句式角度分析,回答三个要点即可。
10.示例:不同意。作者是有态度和倾向的。一方面,作者基于“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的立场,尊重短视频“霸屏”、受访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等生活真实;另一方面,作者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已的倾向,比如“杀时间”的“杀”、“可现实并非如此”的“可”、对中科院博士的致谢给予我们的道理的肯定、上班族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书籍需求的增长等,都暗示着这是作者愿意看到的现象。“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也流露出作者的期许:愿读者在成长中感悟读书的意义。所以说,作者的倾向还是明显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写作意图。要求针对“有同学”的认为展开讨论。指出自己的认识并说明理由。如抓住文末“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在充满诱惑与忙碌的时代,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一句可判断作者的立场,抓住“杀时间”的“杀”、“可现实并非如此”的“可”、对中科院博士的致谢给予我们的道理的肯定、上班族
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等,可以体会出作者的暗示;“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也流露出作者的期许等。分析时要紧扣观点,结合内容,理由充分即可。
11.示例(1):“硬核书籍”,上文主要从功能角度解说,指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的书籍;根据资料,“硬核书籍”指有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书籍。如《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纪实作品,对初次接触纪实作品的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读完了这本书,不仅了解了纪实作品的特点,了解了“红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也感受到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还感受到斯诺作为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由此我认为,之所以称得上“硬核书籍”,更在于它有“很厉害”“很刚硬”的特点,可以滋养心灵,引导我们打好精神的底子。
示例(2):上文对“硬核书籍”的理解比较浅显,不够“硬核”。“硬核书籍”的价值就在于它“很厉害”。那么,“很厉害”的是什么呢?就名著阅读而言,我认为真正“硬核”的,应该是多年以后,还可以沉淀在读者的生命和血液中的记忆,给人深刻启迪,随着年岁渐长,体会越深。比如《围城》,钱钟书先生用犀利的文笔,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被现实所困的故事。我深刻地感觉到,《围城)中的围城,是荣辱之围城、利害之围城、进退之围城、人情世故
之围城。思客说:“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诚然,人生的困局,亦是成长的机遇,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硬核书籍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明确“硬核”的内涵,即原义是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后来引申为“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分析时只要结合某一部名著,说明该名著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说明自己的阅读体验,印证自己的观点即可。
2. 【2021·凉山】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登陆火星,究竟难在哪里
庞之浩
①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
②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
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选择乌托邦平原着陆,或可揭开火星生命之谜。但火星登陆凶险万分,探测器需要克服哪些因困难?登陆火星又有哪些不同的方式?
③选定着陆点后,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火星着陆。目前,世界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成功单只有大约50%,这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了,地面的遥测和遥控信号很微弱。另外,由于地球与火星的通信延时达10分钟以上,所以在火星着陆的全过程中,一切都要靠探测器自主进行。还有,当火星探测器运动到火星背面时,地球上无法准确地确定其轨道参数,这就会给再入高度的选择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