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课时,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的观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生必须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人生。从哲学知识角度看,坚持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本质是物质的要求,人生贵在行动的重要哲学依据。从解决人生问题的出发点上来说,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帮助学生明确要珍惜生命,增强自觉行动的效率,为帮助学生走好人生路、实现成功的人生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教学难点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学情简要分析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加强认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意志力逐渐成熟。但知识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职生有失落和自卑感,个别中职学生惰性和厌学心理较重,感恩和责任感不强由于他们生活经验有限,看事物做事情,往往不能从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人生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了解物质运动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人生贵在立即行动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运用目标:运用所学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人生发展】
  前面第一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道路。知道了客观实际是我们走好人生路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并且明白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统于物质的,而物质世界又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而正物质世界的这种多样性和统一性决定了我们人生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个同学的人生道路都是广阔的,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光明的前途。而我们这种灿烂的人生、光明的前途的实现,不仅需要我们选择好,更要行动好。
我们在面对人生多种可能性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只有选择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播放邓亚萍的故事)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邓亚萍是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9年4月16日,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身为体育教练的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
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理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如人生之路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取得清华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剑桥博士毕业,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邓亚萍
邓亚萍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
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被正式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由此可见,人生行动,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是非常重要的,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深刻懂得这一道理,就要学习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写出题目: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我们共同看下面的名言和诗句:你能否说出空白的地方?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______;
赵翼李杜诗篇百口传,______;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____才得以存在、生活”。
【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物质运动】
    可以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说明上述名言诗句体现了物质和运动的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凡是运动,都有物质作为它实在的基础和承担者,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思议的。
故事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登过一则广告,上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于1法郎=
1.2666RMB元)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惫痛苦的旅行。”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北纬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的美好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这个故事就说明一个道理,物质是运动的,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因为物质是主体,而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所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因而,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