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Art Panorama
60
最熟悉的陌生人
——浅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差异
介瀚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要:本文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中国古代音乐史在研究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浅谈二者在历史分期、所持研究资
料、研究方法和领域的差异。因音乐为时间艺术的特性,致使二者虽均为音乐史学研究,但却存在多方面研究差异。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差异;分期;资料;研究方法
一、分期所据不同
熟悉的人
每位研习古代音乐史的同学都熟知,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将古代音乐史分为三个阶段:“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黄先生以精炼的词汇形象地概括出各个阶段所具有的代表性特征,是很明显的断代名称,这可以说是古代音乐史分期的名称术语命名惯例,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分期则与古代音乐史分期惯例不同,大多按中国革命史进行分期,而且它的分期名称种类很多,“虽然有的运用频率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存在一定偏见,有的关注音乐本身不够,但是这些名称术语都反映出相关研究者在此问题上的学术追求和贡献。”[1]比如有这样的分期方法:“以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等思想类的学术名称。”[2]这些名称有鲜明的社会政治特点,但是少了文化性内涵。还有大部分学者认同的分期方法是:“1840年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音乐史;1919年至1949年中国现代音乐史;1949年至今的音乐史则为当代音乐史。”笔者也赞同这种观点,这其中相伴的历史节点是“战争”“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三大重要的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在分期方法上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分期习惯上的不同,一个习惯性的断代分期,一个不可避免地与时代局势挂钩,但只要在源头上厘清,并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立足音乐性,就有学术上的说服性。
二、所持资料的差异
研习古代音乐史与近现代音乐史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代音乐史可以说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史,虽说有文献、乐器乐谱、图像的存世,但在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前,我们是无法听到古人所聆听过的音乐,哪怕是再详尽的古谱今译也众口难调。而近现代音乐史则是声形并茂的音乐史,无论是无声的文献、乐谱还是有声有形的音响、影像作品都为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增不少。“音乐史研究的是乐音通过创作和唱奏、表演、传播而成为时代与社会文化的历史,这就对研究史料的构成提出了特定要求;尤其是对于近现代音乐的研究,如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史,更由于众所周知的传媒载体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日益近现代化,因此对于相关史料的采集积累提出了更为多方面的要求,简而言之,即要求从文、谱、音、像、图、物等方面开拓和积累相关史料,方能构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完备的史料体系。”[3]陈玲提到构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完备史料体系需要从文、谱、音、像、图、物等方面开拓和积累相关史料,这也是日益现代化的传媒载体提供给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多方面资料文献。
三、研究方法和领域的不同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虽然缺乏实际音响,但在研究时可以结合语言音韵学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往往逆向考察这种方法是研究古代音乐史学者最常使用的,尤其是通过现存的“活态”民间音乐,溯流探源,能带给了研究者们意想不到惊喜。古代音乐作品缺乏直接的形象史料,所以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途径都要受到重视:“特别值得注意的其中的一种途径是,从今天活的音乐资料中去发现和搜求那些可以作为逆向考察依据的可靠成分。这种方法之所以可能,其客观根据在于我们今天各民族的广泛
意义的现实音乐文化,乃是古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总汇,其中必然含有许多古代音乐文化的遗有信息。”[4]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研究的虽然是离我们最近的音乐史事,但并不能因为此而轻视史料收集的重要性,同样是需要采用多种研究途径和方法,“在专题研究方面,突出的成果是对作曲家、作词家及作品的研究。对聂耳和冼星海的研究,围绕在聂耳和冼星海纪念活动中的论文,大都从各侧面对他们进行阐释,为中国现代音乐史有关专题研究,提供大量可贵的参考”。[5]虽然中国古代音乐史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差异,但还是那句话,研究历史首先要做到厘清历史的真相,将一切基础工作做扎实。
四、结论
中国古代音乐史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虽然在分期方式上各有侧重,在所持研究资料和研究领域方面也有所差异,但是研习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同学也要有坚实的古代史的文学修养才能走得更远,研习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同学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条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黎明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程兴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的若干问题[J].星海音  乐学院学报,2013(01):76-81.
[2]程兴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期的若干问题[J].星海音乐  学院学报,2013(01):76-81.
[3]陈聆.我们的“抽屉”里有些什么?——谈中国近现代  音乐史研究的史料工作[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  学报),2002(03):8-12.
[4]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J].音乐研  究,1986(01):3-7.
[5]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4(4):4-16.
(责任编辑:薛竹影)
作者简介:介瀚文,中国艺术研究院。